王言的舉措,主要還是針對平民子弟的,讓平民子弟能夠讀書,能夠脫穎而出。而不是陪著老爺家的孩子讀書,給老爺家放牛。
就是要靠著平民的龐大數量,讓那些有天資的人出頭。另一方面,這也是王言培植的黨羽。
這些讀書人是一定會記著王言的好的,哪怕當了官兒之后數典忘祖,歪了屁股,也是少數人,多數人對王言還是相當感激的,他們有了后代口口相傳,先天的就對王言有好感。
這些人長大了,將來也都是助力。
哪怕不是助力,識字開蒙了,也就算是開了智。至少上進的路是打開了,在今后的生活中,他們自己也可以去讀書,可以去思考。
這世上很多事情,都是禁不住琢磨的。
如此一來,自然也就與地方大戶形成了對抗,與新興的資本家形成對抗,從而使思想進步,讓社會前進……
就是現在王言的位置還不夠高,哪怕已經有了強大的影響力,但是對于教育想要在根子上改變,他還沒有這個能耐。否則的話,他早就改教材了。
當然現在他也沒閑著,他改不了,但是不耽誤他喊口號。他每次上疏論政,必要提上一嘴,要進行教育根本的改革……
“你了不起。”
胡宗憲給了王言最高的評價,“古往今來那么多的帝王將相,沒人想到像你這般做。你把這一套經世致用的學問整理出來,不差程朱,更不差王陽明。”
王言含笑點頭:“你還別說,我真有這個想法。只不過你說我這如夫人的出身,就敢行開宗立派之事,未免貽笑大方啊。”
“是陛下賜的同進士出身,誰還敢拿這件事說三道四?再說,現今誰人不知,你是讀書讀的沒了家產,這才將僅剩的田產變賣想要當官撈銀子?二十歲的舉人,在我大明也是數得著的天縱之資了。你沒考,誰又知道你考不中?”
“這些事情今后再說吧。我就不信,哪天我當了首輔,我的學問還推不出去?說到首輔,先前陛下就玩笑說讓我做首輔……”
兩人一路閑聊著,胡宗憲也看著城外新起的住宅區,看著城門外的道路兩旁發展出來的各種鋪子,看著熱鬧的人流。
終于來到了廣渠門外,胡宗憲下了車,停住了腳步,仰頭看著城門。
王言很明白胡宗憲此刻心中的復雜,如果沒有那么多的意外,胡宗憲早應該是坐在內閣中,主宰這個帝國的發展。卻不想,嚴嵩的倒臺,讓一切成空。經過了五年時間,他終于又一次的來到了京城外。
好像是五年前,也好像是三十多年前,那時,他還是赴京趕考的書生,那時他還很年輕。
如今再站在這京城的城門之下,已經是兩鬢斑白……
“現在看著復雜,今后啊,想出這京城還不好出呢。”王言虛手向著城門之內,笑著說道,“進城吧,部堂大人!”
胡宗憲長出了一口氣,老臉上露出了笑容:“進城!”
翌日,胡宗憲任禮部右侍郎兼順天府尹。
王言任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巡撫薊州,總督薊遼軍務。
如此任命一出,天下皆驚……
??日常感謝打賞、投月票、推薦票以及默默看書的好哥哥們的大力支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