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天的巨變,讓京城中的權貴們人人自危。
雖然早都已經知道了隆慶和王言的矛盾無法調和,甚至人們也想到了皇帝要殺王言的可能,卻沒想到針對王言的必殺,竟然被王言翻盤了。
霎時間,一股大恐怖就籠罩在了京城。恍惚中,許多人竟然感受到了太祖時候的壓抑……
人們都把王言想成了亂臣賊子,畢竟王言能翻盤那就明早有準備。既然早有準備,就是早都有了不臣之心。
一幫子沒了命挖大明墻角,暗中掌控權力,讓這個帝國走向沒的亂臣賊子們,認為王言這個被迫自衛反擊的人是亂臣賊子。
毫無疑問,這簡直是一個巨大的笑話……
所以王言召開了一次京官的大朝會,在紫禁城中,當著上千人的面宣布了隆慶皇帝的詔書,升任王言為太師,兼總理大臣,總領大明軍政事。
這總理大臣的名頭,自然是王言自己安排的。其高于內閣,低于皇帝,名義上相當于以前的丞相,但實際權力上,丞相是沒法相提并論的。畢竟王言只是沒當皇帝而已,他行的是皇帝的完整權責……
王言甚至都沒給隆慶找什么休養的理由,提都沒提,就這么簡單干脆的將皇室圈禁在了深宮之中。
當場,有人大罵王言是亂臣賊子,罵王言是奸賊,堪稱是給王言罵的狗血淋頭。更有甚者,直接當庭自殺了,要讓王言的名聲徹底敗壞下去。
王言并沒在意,讓這些人都求仁得仁,也讓那些先前站隊反對他的人,跟著一起得到站隊的回報。
站隊失敗了,那就不應該有怨言。可惜,很多人都做不到這一點。多是只許成功,只許對自己有利的,反之的話,他們就要一大堆的牢騷,他們就要盡世上最惡毒的話,好像誰欠他們一樣。
于是開大會確定了程序上的合法合規以后,王言便就開始進行大清洗。
當庭先干掉一批,那是展示態度。上面的人,是下邊的人托舉上來的,當然是要連根拔起。從中央到地方,各個衙門之中,甚至是一直到最基層的刀筆吏,都要牽連到。
這時候沒有是否無辜,沒有是非對錯。畢竟站在王言的位置上,他也沒有辦法去分辨每一個牽連到的人究竟有沒有問題,到底要不要辦。
他要搞擴大化,他手下的人當然也要搞,手下的手下一樣要搞。那是怎么擴大的?當然是平日里誰跟自己不對付,就擴大到誰。拿公事打擊報復,這樣的事情簡直不要太多,冤枉的人數不勝數。
但是沒有辦法,王言就是要在最短的時間中,將整個大明的局面給穩定住,將反對他的人給壓下去。
在文官集團里,手段還是比較溫柔的。哪怕確實不少冤枉的人,但基本上也沒受到什么大罪,不過是革職查辦而已,過一過苦日子。等到今后王言穩定住局面,這些事情肯定還是要翻出來的。畢竟收拾完敵對的政治勢力,接下來肯定要對自己人動刀子的。
而在軍隊中的大清洗就沒有那么溫柔了。
畢竟都是手下有兵力的人,帶著手下的軍卒造事,是不可能被原諒的。拿著手下的兵力,妄圖威逼王言,亦或是想要搞分裂割據,更是不可饒恕的。
著重整治的,就是西北、西南的部隊,真是實實在在的打了幾場大仗,造成了相當大的破壞。當然王言也沒讓找死的人失望,全家整整齊齊的給大明帝國添磚加瓦呢。
而薊遼、南方的陸軍、海軍,則是早都被王言滲透、掌控的。也不單單是軍隊,是薊遼、南方大戶,都是跟王言混飯吃的,是利益高度關聯的共同體。
除了原本的大戶,還有數目眾多的新崛起的新興資產階級,這些人更是一股龐大的勢力,借著近些年的經濟發展、市場繁榮,快速崛起,發展壯大,是不可忽視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