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青州陳郡大族殷氏,少年時候,文高八斗,武功三重,被推選陳郡太谷縣長,在位期間,政績卓著,李二起兵伐東勝神洲傲來國路過青州,殷嶠因為為軍隊提供大量補給,被李二賞了個補任大將軍掾的官職。
殷嶠很努力,戰斗中作戰兇猛,很快遷為渭大唐西征北道元帥司馬,聯合劉弘基屯兵于故城,大破京兆太守衛文升,賜爵陳郡公,遷丞相府掾,后封為鄖國公,為當朝宰相之一,位列凌煙閣二十四賢人之一。
殷嶠的一生,可謂戎馬兵戈,喋血天涯,貴為宰相,除了沒有兒子,他這一生可以說圓滿了。
殷嶠膝下只有一女殷溫嬌,殷溫嬌是殷嶠最后的希望,殷溫嬌也是長安無數王公子弟的期盼。
誰能娶了殷溫嬌,誰就能繼任殷嶠在大唐的人脈地位,官場遺產!
殷嶠的女婿只要不傻,都能混到這個長安的第一等人階層,榮華富貴,享樂不絕。
殷嶠文武雙全,一生征戰,能入凌煙閣二十四,自不是等閑之輩,他在選擇女婿這方面很謹慎,據說圣上李二親自開口給他提親過兩次,他都沒松口,說是什么自己小女喜歡。
對女兒這方面,殷嶠是夠本的。
殷溫嬌從十八歲一直等到了二十八歲,傾慕者無數,可惜殷溫嬌都不喜歡。
直到這一年,新科狀元郎陳光蕊來到長安。
陳光蕊的身世很普通,甚至說很落魄。
父母早逝,跟著一個叔叔過活,叔叔后來也死了,陳光蕊就到處求學,好在長得一副好皮囊,文才資質也是真的好,總是被很多讀書先生青睞收留。
這一年,陳光蕊來到了長安,斬得進士,本以為自己能拿個末位名詞就不錯了。
陳光蕊的想法很單純,弄個小官,回家把祖墳修修,娶個小家碧玉,過完自己的平靜一生。
可就在陳光蕊在殿試之前,和幾個同窗在長安逛街,看到有一家大戶女子正在丟繡球。
陳光蕊好熱鬧,就去湊熱鬧,紅繡球就這么落在了陳光蕊手里。
陳光蕊很惶恐,他什么都不知道。
拋繡球的正視殷溫嬌,殷溫嬌看到陳光蕊,瞬間被吸引了。
沒別的,陳光蕊本就是靠臉吃飯混到現在的,那氣質自然是超然一等,說是翩翩柳下惠都不為過。
殷溫嬌看上了陳光蕊,這讓長安擊起來千層浪。
殷溫嬌是什么家庭,陳光蕊你是個什么東西,你配得上嗎?
所有長安貴人幾乎把殷王府的門檻都踩爛了,可是殷嶠卻只是一句話,我女兒喜歡,那就好了,多說無益。
然后殿試時候,陳光蕊一封滅佛富國論,直接就把自己人生推入了至暗時刻。
罷出長安,驅逐離京。
可問題又來了。
既然自己做了個大死,得罪了長安權貴,甚至可以說得罪了天下人。
為何狀元郎是自己呢?
殿試之后,李世民為何會把狀元郎還是賞給了自己?
很明顯,得罪了天下人是真,可這滅佛富國論是合乎李世民心意的。
陳光蕊看著長安城方向,似是看到了一個巨大的全力旋渦,佛門瘋狂的圍剿大唐人朝,人朝皇帝想要滅佛,雙方出招頻繁,自己就好像是一個棋子,橫空出世,一卷滅佛富國論直接成了李世民手里的一把尖刀,李世民用著刀狠狠戳了佛門一把,隨后又把刀丟了出去,說不是自己戳的。
門外傳來了聲音,“陳大人,清河縣縣令馬大人,廣陵城旅賁衛統領崔器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