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無顏見家鄉父老的一事無成。
可如今不一樣了,三叔公闊氣了,回到老家,甚至知縣老爺面到他都要行禮。這等待遇,在京城根本就享受不到,他迫切的想要去沂水縣走走,最好在縣衙門口來一場和知縣老爺的偶遇,就再好不過了。
帶頭的騎士有點不知所措,仿佛他被當成打劫的了。
他忍不住摸了摸臉龐,他除了老點,也沒長成兇神惡煞啊!即便說老,也只是針對李逵,他如今的年紀也就是四十不到,相比李逵是老了一些,但要比起其他人,算年輕多了。至于說面相,他可比李逵的面相心善的多了。
從馬上跳下來,為首的騎士躬身對李逵施禮道:“卑職殿前副指揮使,蘭州統制王舜臣,奉命來護送大人省親。”
說是省親,其實更多的是衣錦還鄉。
做官了,真到老態龍鐘的年紀歸鄉,還真的要如同賀知章告老回鄉后的感慨:“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到時候,就算是衣錦還鄉,也沒有炫耀的對象了,豈不是人生一大憾事?
就在王舜臣準備提醒一下李逵,李逵想起來了這人是誰,對船家道:“接木板,讓他上船。”
“李大人,卑職奉命前來護送大人。”王舜臣說完,對身后的親衛下令:“爾等去前方上船。”
李逵將人讓進了船艙內,也沒有讓座的意思,直接問:“可有字?”
“卑職字圣振。”
“坐吧。”李逵煮茶招待王舜臣,開始煮茶。煮茶用的是竹炭紅爐綠壺,頗為雅致。但是手藝差了點,畢竟李逵喜歡牛飲,雖在蘇軾門下受過王姨娘的栽培,可惜志不在此,學了個稀疏平常。好不容易將一碗中藥色的茶湯遞給了王舜臣,才開口:“湊合喝吧,本官不善煮茶。”
“卑職何德何能,哪敢受大人如此恩惠。”
王舜臣真的是來巴結李逵的,不說別的,就憑借李逵能夠讓他呵快融入青塘軍中,就值得他投靠。畢竟,軍中將領,在殿前司的時候,他們倒是無所謂,畢竟在京城,大量的武將都沒有帶兵的權力。一旦下到軍隊之中,真要想有所作為,兵權是最為關鍵的一點。
而李逵能輕易解決他最迫切的難題,王舜臣不得不小心應對。
反倒是李逵卻根本就不在乎青塘的事,尤其是對章惇用人遮遮掩掩的手段頗為不齒。他開口:“章相很器重你,特地問過本官,該如何安排你。本官告訴章相,可配權知蘭州知州之印。可沒想到,他還是魄力不足,沒有一步給你準備齊整。”
統制官是臨時指揮,權知知州帶兵也是臨時指揮。
但在大宋的作戰體系之中,這可是有著天差地別的差距。
前者不過是將領,自主作戰權幾乎被剝奪。而后者,可以是偏師主將,有獨立作戰的權力。要是戰爭規模小些,甚至可以成為一軍統帥。
當然,知州大部分都是文官的痙攣,讓一個武將突兀的主持一州的事務,確實是有點被架在火上烤的意思。
但蘭州不一樣,蘭州是軍鎮。
之前一直是西夏,青塘,大宋爭奪的焦點。屬于四戰之地,這地方根本就不可能有文官發揮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