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這才松了口氣,他終于避免了用裁紙刀上陣殺敵的窘境。只要提著三尺青鋒,他似乎胸膛中的勇氣也水漲船高起來。
他還不明白,為什么他好好的蔡河撥運使做著,突然被拉倒了前線去?
這話花榮不好說,米赟不愿說。
不過跟著行軍隊伍,米芾可吃了不少的苦頭。
花榮押運武器彈藥,本來時間就很緊,自然不敢怠慢。等人到齊之后,就立刻出發了。
而米芾不善騎馬,跟著隊伍頗為吃力。尤其是他徒步更不成,只能咬著牙苦苦跟著押運隊伍。
一晃半個月過去了,隊伍已經過太原好些天,甚至花榮一再保證,繁峙就在跟前,才沒有讓米芾半路泄氣。
“前方何人!”
“押運物資,殿前校尉花榮。”
“原來是花校尉,大帥說了,您來立刻去城內。”
繁峙城內,李逵和高俅正在為出征的事爭論,高俅但心李逵兵力不足,讓李逵多帶著士卒。而李逵呢?擔心后方守備不足,將飛廉軍一萬步卒的七千人馬都留在了繁峙。不是說這支軍隊不用作戰,而是李逵考慮到長途奔襲,步兵的耐力顯然不如騎兵,而且裝備更重,需要更多的馱馬。
但是北線,河東路能動用的馱馬,都讓李逵撥付給了禁衛軍。
已經無力再供給重步兵足夠的馱馬,而大宋的重步兵,步人甲就要六十來斤重,加上裝備武器,根本就不可能由士兵自己扛著行軍。也不是不行,要是距離近,十里八里的話,倒是能辦。可消耗了大量的士兵體力的結果就是在戰場上,重步兵只能劃水了。
這還不如帶盾牌刀斧手來得爽利。隨著大宋冶鐵技術的飛速突破,鋼刀的使用讓大宋輕步兵的負擔大大降低,單殺傷力更超以前。用起來,也是非常順手。
“報!”
“啟稟督帥,花將軍回來了。”
“還不快快請來。”
這帶人巡營的是執勤校尉是武松,他穿上校尉的鎧甲還沒有過興奮勁。鎧甲讓他用細沙磨蹭地锃光瓦亮,在陽光下反著銀白色的光芒,威武的像是個大將軍。可惜和當初的魯達一樣,不會騎馬,是個步將。
也不是說一點不會,而是騎在馬上交戰太難為他了。
武松單膝跪在地上,稟告道:“大帥,花將軍帶來兩個生人來,聽說是京城派來的將軍,可是據末將看,似乎也不怎么像是將軍。”
李逵摸著下巴懷疑道:“難道是宦官?”
高俅附和的點頭:“很有可能。寧化軍的事,恐怕都事堂和樞密院都會對你我有所芥蒂,就怕陛下被小人蠱惑,派遣殿前押班宦官來。”
什么小人?
高俅也是敢說,不就是說樞密院和都事堂的主官給他們上眼藥嗎?
就兩人,一個李清臣,一個章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