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許說的不是沒有機會,只是缺少一個契機而已,一旦李逵趁勢而上,必然天下皆知。
比如說打虎英雄棄武從文,拜在進士周元門下。
有了這個噱頭,李逵的事跡就有資格登上京城小報的頭版頭條,成為大宋權力中心的帝都百姓茶余飯后的談資。
“他一個愣頭青,難不成還能與天下皆知的名士比肩?”周元這是強詞奪理,李逵什么身份?名士,又是什么身份?
在宋朝這個重文抑武的時代里,和名士比肩的只能是名士。
老許對自己家老爺的性格是了如指掌,周元從做少爺的時候,就是這樣,一旦遇上了難以權衡的事,就開始瞎琢磨。老許伺候了周元近三十年,怎么可能不摸清自己家少爺的秉性?
見周元不說話,老許笑瞇瞇道:“老爺,你不會是擔心將來你以子弟出名吧?”
“說什么胡話?本老爺堂堂進士出身……”話到一半,周元也沉默了起來。李逵一旦天下聞名,他這個當老師的自然也會沾光,不求天下聞名吧,至少在官場大多半能認識他。
不像是現在,他中進士也快十年了,從在縣學的教授開始做起,清苦的很。要不是有家里的貼補,他恐怕連維持官員的體面都做不到。再說他們一榜,他周元不是三鼎甲,亦無詩詞流芳,誰能記得一個掛在進士榜單末尾的同科?
連同科都不知道他,還指望吏部,三司的大人們知道他?
如今十來年過去了,他出任一方縣令。
還是沂水縣這等沒什么功績可撈的縣令,三年一過,運氣好能夠往上爬一級,運氣差的話,恐怕又要去那個閉塞的小縣城當這牧民官。
可要是他出名了,甭管怎么出名,只要出名了,三司的大人們都聽說過有周元這么一號人,恐怕平步青云不敢說,至少一任知州之后很有希望去京城發展……想到這里,周元又有種如鯁在喉的難受勁,萬一是罵名呢?
嘲笑李逵這個家伙不自量力?
然后連帶著自己也被波及?
史上武力值最強的書生——李逵的腦殘老師——周元。
一想到這個結果,周元就害怕的發抖,萬一一語成讖,變成真的了呢?
許伯覺得差不多了,低聲在周元耳邊道:“老爺,老奴曾經聽到過怎么一句話,百姓都知道——幫人就是幫己!”
“幫人就是幫己?”胸口的陰霾頓時散開一些,周元喃喃自語,瞬間有種聽到至理名言之后的沖動和狂喜。
許伯道:“沒錯。對你來說,幫李逵是舉手之勞,但是對他來說是此生最大的幫助,他會一輩子都記住你的恩情。而且老爺也能通過他獲得巨大的名聲,不管好壞,至少能讓大人們想到有老爺怎么一個人。老爺只是缺少一個可以展現自己所學的機會,而機會不僅僅需要等待,還需要有人記得老爺啊!就算李逵這廝笨的跟牛似的,老爺也只有得沒有失。”
周元擺手道:“不止于此,這小子很聰明,要是尋個名師,也能在科舉之路上殺出一條血路,只不過是時間問題。”
“那么,既然如此,老爺還有什么可猶豫的呢?”老許反問。
周元這才下定主意,點頭道:“你說的對,李逵是個好苗子,值得培養。”
老許這才樂呵呵的拔腿就走,一邊走,一邊回頭對周元道:“老爺,我就去叫他進來。”
周元有種莫名被欺騙的驚愕,生氣不至于,但他很好奇,老許竟然被李逵買通了,李逵到底給許伯灌了什么**湯?讓李逵在門外等著,卻來試探自己這個主人,等到周元被說服之后,再將李逵叫進屋來,這不是穿一條褲子是什么?
至于用錢買通許伯,別逗樂,李逵這廝連打虎得賞金都惦記,他兜里能有幾個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