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武人來說,認投,這兩個字,有著非凡的意義。
認投,有兩個意思。
走投無路;還有就是強者為尊,求收留。
從根上說,解氏兄弟是因為他們不合群,花錢大手大腳,然后傻乎乎的將自己逼到了絕境之中。
至于沒朋友,這個問題非常好理解,就像是雞窩里混進來了兩只鴨子,誰瞅誰都不順眼。同時趕考的士子,大家都是靠著吟詩作對撐場面,忽然來了兩個打把勢賣藝的主,能混到一起去嗎?
導致解氏兄弟在士子群中很不適應,因為大家都會他們愛搭不理的很不待見,更不要說借錢了。
大家都不熟,好不好?
思來想去,解氏兄弟只能騙自己:李逵最靠譜。打虎英雄,大家都是一掛的,投誰都是投,干脆就投他吧。
加上昨天李云還給了他們一包肉,讓他們感受到了雪中送炭的溫暖。于是第二天一大早,他們就來了,求收留這種話是說什么也說不出口的。但是可以變相的改變一下策略,不如說借錢。
雖然最后錢沒有借到,但是住處找著了。
不僅如此,吃飯的飯轍也找著了。出門的時候,他們倆人一人分到一摞烙餅,還有一塊燙手的,包裹在襖子中的泥巴。
李云似乎心情很好的帶他們漲漲市面,頭前走著,還時不時的回頭讓他們跟上。解千也好,解萬也罷,都沒有投了李云的準備。他們原本的想法是投李逵,畢竟打虎英雄在沂州可謂是家喻戶曉,幾乎沒有人不知道李逵大名的鄉人。即便他們壓根就不知道李逵長什么樣,就按照自己對大英雄的理解,通過胡說八道,以訛傳訛,豐滿了打虎英雄的樣子。
面如重棗,一臉的絡腮胡子。
身高至少一丈,要不然他按不住老虎。
拳頭有缽頭那么大,滿臉橫肉,看人一眼就忍不住將錢袋奉上的兇神惡煞。
反正說什么的都有,最后,差不多被人傳成了比妖怪弱一點的怪物。
解千和解萬對于李逵很是敬重,至少他們將李逵當成最大的競爭對手就能看出他們對李逵實力的肯定。可是李云……差點。
不僅僅是差一點,而且是差很多。
尤其是當李云將兩塊燒的硬邦邦的泥土塊分給他們的時候,感覺智商受到了嘲諷和侮辱。這玩意怎么可能是他們午飯的菜品?
對此李云也不解釋。只留下兩人面面相覷的私下猜測,解萬小聲的問:“大哥,這位似乎不太靠譜啊!這泥土滾燙滾燙的,也不知道該怎么吃?”
解萬小心翼翼的對著泥土嗅了嗅,只有木炭熏烤之后留下的煙熏味,其他的什么味道都沒有嗅到。
唉~
解千長嘆一口氣,哀怨道:“可惜李逵只有給安排住的地方之后,就不搭理他們了。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解千也納悶,好在他的心態很好,寬慰兄弟道:“好在今日是文試最后一天了,過兩日就該是我們的擂臺了,忍一忍就過去了。要是奪得了第一名,我們就有錢拿了。可惜我的賠率太小,就算是贏錢也沒有多少。”
不得不說,解千完全符合大宋人對武人的終極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