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鐘陽琢磨了一陣,覺得有點可惜,自言自語道:“要是能改良,或許是個良方。”
李逵拿出來的方子,雖然藥材靡費,但可是能夠造就高手的方子。真要是變得無毒無壞處的方子,大宋的武人豈不要高興地瘋了?
王進忍住心頭的怒火,心說:“安鐘陽這廝又掉錢眼里了,找你來是看病的,不是研究藥方的,本末倒置,肯定是束手無策。”
可是李逵沒有發話,他也不能替李逵做主。
安鐘陽開始對李全的內腑診斷,這種診斷方法,很多醫者都有一套自己的辦法,聽聲,敲擊,摸骨,按壓……反正手法都不盡相同。
李逵業沒有問,只是看著安道全有點奇怪,這家伙幾次想要開口,因為礙于自家老爹沒有發話,這才忍了下來。
李逵故意和安道全攀談起來:“兄臺貴姓?”
“姓安,賤名道全。”
李逵心中琢磨不定,不會是那個‘安道全’吧?
隨即又問:“不知兄臺仙鄉何處?”
“古之金陵,今之江寧府。”
安道全說起老家,眼神頓時有些暗淡不已,他們父子這算是走了麥城,好端端的要從京城逃回去。也不知回到老家之后,會是怎么個境遇。
金陵可能是江寧府人內心深處最為有感觸的一個地名了。
金陵之名來源于戰國,其名字就是當年鐘山之名,當時鐘山叫金陵山。楚滅越之后,在此地建造城邑,名金陵。后來金陵有了很多的名字,秣陵、丹陽、建業、建康、升州……不少還是國都,但是作為大宋江寧府人,還是更加喜歡用金陵人自居。
金陵,安道全?
不會真的是他吧?李逵心中暗道。可是安道全不是金陵的醫者,并不是什么御醫世家出身啊!甭管是什么朝代,有了御醫的名頭,開藥鋪,開醫官,生意肯定會興隆不已。反倒是放棄御醫身份,重新打拼,豈不是舍本逐末?
再說了,從王進的口中,李逵還得知,安家父子頗為好財。
這就更讓他疑惑了,難道自己認錯了?
李逵覺得接下來應該繼續試探一番,或許能夠看出些端倪來:“懷鄉訪古事悠悠,獨上江城滿目秋。一鳥帶煙來別渚,數帆和雨下歸舟。金陵之美,在景,在人,亦在懷古。”
李逵念的這首詩,正是作古快十年的前宰相王珪的《金陵懷古》。要是羈旅在外的金陵人,不少都能吟誦。
當然,販夫走卒和軍戶不在其中。
并非是鄙視勞苦大眾,而是窮人有窮人的生活,他們忙著找飯吃,還有什么閑情逸致去吟誦詩詞歌賦?
再說了,大宋底層百姓和軍漢,識字的也不多。
但是醫者這個職業非常特殊,也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醫儒合道,走到了一起。讀書人喜歡研究醫術,醫者不僅要學習藥性醫理,讀書認字也是最為基礎的技能。久而久之,醫者中出現了不少隱士身份的特殊人群。
不能為良相,亦當為良醫。
這是讀書人在無法施展一生才學和抱負之后,最好的一條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