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原先根本就不想和章惇爭,沒意義。
他明白章惇這老家伙心野著呢,西夏根本就不是他的終極目標,他的終極目標是遼國。大宋和遼國自從真宗以后,差點就爆發國戰就是章惇主導的。可是,最后因為阻礙太多,不得不放棄。西夏再厲害,能和遼國比?
李逵想了想,腆著臉道:“章相,學生有三策可用。”
說你胖,你還真喘上了。章惇哪想得到李逵這廝還真的去想怎么滅西夏。這種國戰的問題,他自己都沒鬧明白呢,你個沒做過官的小子難道還有辦法不成?
可是章惇大話說出去了,不得不聽李逵說什么三策?
“收買被西夏王庭打壓的部落,這是其一。要是能夠扶持一個傀儡王庭,用不了多久,西夏又能回到我大宋的版圖。”
“停止榷場,西夏出產的牛羊皮草,甚至青鹽,在我大宋能賣高價,但是在西夏,都是無用的物資。西夏沒有了財富來源,加之西北土地貧瘠,少則三五年必然國內困頓,不得不出兵攻打我大宋邊塞。”
“組建騎兵,規模只要能夠襲殺西夏小部落即可。不斷消耗西夏部落的實力,讓部落對王庭不滿。”
……
章惇聽完之后,頓時笑了,指著李逵嘲諷道:“你說的這些,老夫都想到了。”
章惇是有過帶兵經驗,甚至還是戰績非常不錯的文臣。他做樞密使的時候,還平定過西南的叛亂。能力肯定不差,可惜章惇和王安石相比,他缺少了一樣東西,氣量。
按理說,章惇的眼光,才干,甚至經驗都要勝過王安石很多。但唯獨這位一肚子小肚雞腸,受不得一點氣的小心眼,限制了他最終的成就。
這也是為什么大宋在章惇的執掌下,黨政越來越激烈,甚至到最后已經拖累了大宋的安穩。要不然,章楶三次西夏之戰,都快將西夏打得沒脾氣了。沒想到,大宋自己出昏招,將章楶調離了西北。又給了西夏喘息的機會。
只要章惇再接再厲,在他手里收復西夏絕對不是沒有可能。
可惜,最后因為他的避嫌,將自己的族兄從掌握一方雄兵的封疆大吏,升了個無關緊要的官職,卻將西北大好局面給葬送了。
但此時的章惇根本就沒有這個覺悟,他固執的認為,西夏就是軟柿子,他想什么時候捏,就能什么時候捏。
見李逵吃癟,章惇得意的捋著胡須,告訴李逵:“你可以走了。”
李逵覺得章惇這老家伙多半是因為之前《治平策》把他們嚇了個半死,故意來找回場子。才整了這么一出。
不過李逵臨走的時候,章惇還挺給面子,對李逵道:“三日后看榜,二榜之內,必有你的一席之地。”
李逵不太相信章惇,扭頭看了一眼皇帝。
趙煦無奈道:“李逵,朝堂諸公都被你給驚動了,要是這科不取了你,豈不是科舉之丑?”
李逵這才春風得意地邁開大步離開了皇宮,重生第一個小目標終于完成,他覺得應該找個人高興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