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詵隨即招手,來了個白凈的俊俏男子,看似不到及冠的年紀,略有青澀,但看那對不安分的眸子,顯然也是此種老手。
“元章,這是端王。”
“米芾見過王爺。”
“前輩莫這樣,你可是我父皇的同輩,小王安敢自抬身份?”
“都別客氣了,退朝之后,老夫把百香園包下來,新晉花魁柳靈兒給元章老弟接風,都來啊!誰都不能不給老夫面子。”
都是跟著王詵混的小弟,端王趙佶和米芾臉上一喜,當即要吹捧兩句讓老頭高興高興。
凈鞭之后,文武百官開始魚貫而入。
左文右武。
文官由宰相章惇帶著入殿,武將之首是劉葆晟太師。
快走到大殿跟前了,有人好奇地問米芾:“元章,你穿錯了官袍吧?”
大宋的官袍顏色都一樣,三品以上紫袍,四五品的官職是緋袍,五品一下到七品是綠袍,最差一等的是青袍。當然了,官階最低的根本就沒有資格上朝,能參加朝會的,少說也是六品以上的京官了。
米芾還以為對方是嘲諷他,頭一次上朝,被霸凌了……鼻子一酸,就難受了起來。
畢竟,這真的是米芾頭一次參加朝會,心里頭忐忑著呢。
可是邊上那個咋咋呼呼的聲音聽這挺熟,仔細一琢磨,是程二哥,太師的二女婿。大宋的官帽帽翅太長,一來可以讓官員目不斜視,同時也杜絕了朝堂上交頭接耳的機會。
米芾不敢回頭,發現王詵的笏板上有面小鏡子,照到程二哥的臉上,對方擠眉弄眼的對他提醒道:“袖子,衣袂錯了!”
云紋,虎紋。
僅僅是袖子邊上的裝飾,可這是區分文官和武將勛貴的最重要標識。
米芾這才想起來,自己是個文官啊!
可不就是文官嗎?
太常寺這個官職,說什么也不可能是武將吧?
可是米芾抬頭看看前面左右,他好像被將門勛貴們團團圍住了。想要脫離出去,跑到文官陣營里,恐怕真的不容易。關鍵是都已經上了朝堂,宦官郝隨尖聲道:“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章惇是個事媽,反正他每次朝會都要講兩句。
然后是文官們一個接著一個接著章惇,朝會很熱鬧,也很圓滿。
可是,皇帝發現好像少了個人。
坐在龍椅上的皇帝不能左顧右盼,只是眼瞅著所有的文臣都偃旗息鼓了,往常,這該是退朝了,可是有個人還沒說呢?
“通遼使太常寺卿米芾來了嗎?”
好家伙,上不上朝,連皇帝都惦記上了。
米芾尷尬地從一群比他有高有大的將門勛貴之中站出來,躬身道:“陛下,臣來了。”
見實在躲不過去了,米芾才硬著頭皮站出來。
可站出來,他又有點不知所措,章惇一百個看不順眼,問:“可有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