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永恒存在,不可動搖,是組成人類科學觀的底層真理。
但現在,它被寫入了信息片段,像兩個人交談的聲音,又像奔行于光纖線里的光信號。
它的存在形態變成了傳遞信息的介質。
它直接作用在原子層面,將信息釋放出來,變成了光刻機的光束,又或者磁帶刻錄機里的磁針中涌動的規律電磁信號,在原子結構層面上直接繪制信息,并最終“畫”出了這些正二十面體。
怎么做到的?
影響范圍到底有多廣?
這是我采樣樣本不夠造成的偶然嗎?
在接下來的一整個下午里,任重一直在不斷的測試再測試。
他表現得仿佛只是單純地好奇,偽裝成了一個勤勞的分析實驗員。
他至少測試了分別來自固體、液體和氣體的數百個不同的原子、分子樣本,沒有例外。
他得出結論。
在整個源星上,弱電相互作用都被扭曲了。
物理規則從底層開始便被篡改了。
扭曲的物理規則影響著源星上的每一個原子。
這個星球上的電子不再遵循不可測定律。
墟獸、晶片、礦源石、人類短暫的壽命、橫亙星球的巨大無形人體生物鐘、降世魔嬰里保留的死者記憶碎片信息、晨輝礦區的誕生……
這種種一切自己不能理解的異常,很可能都與正二十面體的存在有關。
通過曾使用過一次的信息流干擾彈,任重也已知信息流的存在。
信息流與異常的弱電相互作用之間的關系又是什么關系?
會不會這才是宇宙中的常態,地球上的物理規則才是異常的呢?
任重這個來自21世紀的化學與生物雙料博士陷入了莫大的迷惘,以及恐懼。
他內心深處發出了科學家永遠不該發出的哀嚎。
不!
這不科學!
他心底也生出了革命者永遠不愿產生的念頭。
我的敵人到底是怎樣的存在?
我連看都看不懂,我能戰勝祂們嗎?
源星上的人類知道電子云本來的形狀嗎?
顯然是不知道的。
因為組成他們身體的原子里,必定同樣也有正二十面體,就像水里的魚永遠不知道自己在水中。
否則,這副明顯不正常的立體電子云圖也不可能如此大大咧咧地出現在自己區區一個底層開掘工眼前。
這物理規則不同的宇宙空間到底有多大?
源星大氣層內?
整個行星系?
還是更遙遠的廣袤的宇宙空間?
他這次是來“借”礦源石的。
他只想當個偷金幣的小偷,沒想到卻發現了海賊王的寶藏。
但他的手卻沉重得連一枚硬幣都拿不起。
上帝真的不擲骰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