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常識的定義,物與物的位置差異度量稱之為“空間”,位置的變化過程則由“時間”度量。
正因此,空間與時間一樣,本質是個虛無單位。
但是這一說法,隨著科學的發展,卻被許多科學家提出質疑。
有人認為空間是真實存在的。
即宇宙存在某種未知的介質,連通了所有的一切,無形無質,但又真實存在,這就是空間。
牛頓認為,如果把宇宙看成一出舞臺劇,那么空間就是舞臺,所有的日月星辰,都是舞臺上的存在。
而支撐這一說法的科學依據:就是重力的來源。
很多人都知道,重力來自于質量。
即質量的物體,產生的重力越大。
但為什么質量大的物體會產生重力呢?
這個就是許多人不理解的了。
而根據牛頓和后來愛因斯坦等一大批科學家的判斷,就是因為空間的真實存在性。
我們可以先把空間看成是一個具有彈性的床單。
四個人站在四角,將這個床單拉扯平整。
這個時候,在床單的中央放一個鐵球,于是以鐵球為中心,四周就會出現凹陷。
當有物體從鐵球身邊經過時,就會沿著凹陷區劃向鐵球。
以此為推論,假定空間是一個無形多維伸張的床單,這個時候床單中存在的高質量物體就會引起空間坍陷,在高質量所波及的坍陷區內,所有物體向高質量物體引動,這就是所謂重力的由來。
質量越大,塌陷越強,重力影響范圍越遠,重力程度就越高。
而根據這個理論,空間就不再是虛無的,而是實質存在。
就如空氣一樣,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實際存在。
古人看到鳥兒在天空飛,無法理解鳥為什么能飛,因為感應不到空氣。
今人要是看到空間穿梭,也無法理解為什么能空間穿梭,因為感應不到空間。
所以要掌握空間魔法,就必須先了解原理,然后首先感應空間。
接著才是一系列的實踐過程。
這就是空間魔法的理論基礎。
這刻一邊看,大家一邊驚嘆:“原來是這樣。”
羅伯特不理解:“可為什么空間魔法會有這樣的理論?這是幻想法則,幻想法則不是沒有道理可講的嗎?”
“很簡單,重新平衡了。”君臨回答:“時間與空間,是泛次元的存在,是最根本最重要的基礎。所以平衡法則也必然是最先影響到這里。幻想法則要的只是空間穿梭的結果,不重原理與過程,但是次元法則會為它彌補。”
葉清弦明白了:“也就是說,這里面的理論,很可能不僅僅是英雄無敵幻想法則的理論,而是所有空間的理論……甚至包括了地球次元?”
“是的,越是根本的,越是相近的。”君臨認同道。
“那也就是說,只要我們掌握了這個,就相當于掌握了空間基礎,學別的空間魔法也有用了?”葉清弦興奮道。
君臨卻搖頭:“沒有意義。位面依然有位面的限制,空間的基礎是泛次元的,但表現不是。簡單的說,你現在所學到的理論,以后在別的位面或許也一樣,但你所學到的空間魔法,施法根基卻可能不一樣。我們終究是候選者,晉升為次元能力才是唯一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