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一次就夠了,我不需要總是熱食,而三次太浪費時間。另外,別再用矮人這個詞。堅古城人都用堅古族人這個稱呼。”
達貢看著翰摩多姆離開的背影,不知道這個堅古族人能堅持多久。不過,只要他還在堅持,達貢就會好好教導,爭取能給他一個好結果。
在來秘納米利斯之前,好多人都說過精英學院的壞話,比如這里會讓堅古族人成為廢物,比如在這里學不到有用的東西。只有父親堅定認為有本事就是有本事,一個人只要努力,就算不能獲得巨大成功,也肯定不會變成廢物。
這份堅定的信心同樣也在達貢的心里,這減少了他對于學院的恐懼。通過對學院的觀察,達貢的確發現這里的課程安排更適合精靈,更適合法師和咒劍士,對于堅古族人并不友好。在學院里,精靈過的最舒服,人類和半精靈靠其優秀的適應力以及更快的學習速度也還過得不錯。半身人因為體型小而受到特別照顧,因此壓力也不大。
堅古族人學習進度更慢,對自己不適合的課程也沒法做到像精靈那樣仔細打磨,特別是沒有那么長的壽命消耗,因此四處碰壁。達貢覺得,一定要提高自己,如果能像人類那樣快速適應和學習并像精靈一樣打磨技術,那就好了。
不論在什么時候,提高自己都是正確的,只是堅古族人在學院里還會遭受精靈導師的不公正待遇。比如武技考核,根據翰摩多姆的說法,考試環境總是密林,光照總是黃昏,兩個學員或者兩組學員總是互相遠離的開始。如果要公平,總得兩方各挑選一次環境吧?為什么完全黑暗的地下隧道不是一個選項?
“這種話給導師說了也沒用。”翰摩多姆當時是這樣回答的。沒有堅古族人不覺得氣憤,達貢也一樣,只不過他經受過武器大師的訓練,還知道一個道理,那就是:戰場沒有公平,甚至總是不公平。
武器大師要做的就是解決不公平,讓戰士知道正確的方法,從而發揮出“至少公平”的戰斗力。學院設計了武技考核的規則,這個規則有利于精靈,但也可以有利于堅古族人,只要找到正確的方法就行。
在規則內,達貢有信心讓翰摩多姆至少搏一個“全平局”。如果負責考核的精靈導師耍賴,那么翰摩多姆這一次至少有理由提出質疑并為自己爭取權益,而不是像之前那樣只能聽之任之。
不怕精靈耍賴,就怕堅古族人被欺負之后不敢出聲——若是這樣就真沒希望了。翰摩多姆就是達貢的試金石,就是探路時扔出去的小石子。如果他能夠通過考核,至少能重燃他的信心,讓他多一分力量來抵御學院里傳說的“侵蝕腐化”。如果精靈使用手段嘗試讓他的努力白費,達貢也希望能點燃翰摩多姆的反抗精神,或者至少靠著憤怒產生斗志,這也不壞。
學院會改變堅古族人,如果說達貢一點也不擔心這個,那也不正確。就算很多人都不看好學院,但為了自己,也為了父母的期待與信任,達貢也不能以“廢物”的屬性從學院畢業。他已經做好了計劃,利用給新生準備基本素質考核的時間來觀察學院,嘗試弄懂里面的套路。他并不是一個人,他還有瑞德出謀劃策。在學院的問題上,瑞德很有信心,他表示只要自己看顧,那么精靈永遠不可能把達貢“忽悠瘸了”。
“把基本素質考核拖上幾年,只要自己別松懈,一樣可以學習進步。特別是我學習符文和神術的方法與一般牧師不同。”達貢盤算著:“現在又加上翰摩多姆這塊探路石,我把它投出去,看看能激起什么樣的漣漪,水花下面還藏著多少魚。唔,怎么又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