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真正的自由,真正的逍遙。
有了這樣的自由,所以解脫,不畏生死,不懼強敵,可以以道為生,為道而死。
自由,就是人在覺悟之后達到了大智慧,從所有苦因中解脫。
眾生是非顛倒,認假為真,沉淪在苦海中無法自拔,究其根本,就是因為幾乎每一個生命,每一個人,都像奴隸一樣,被重重枷鎖奴役和束縛,沒有一個眾生能作得了自己的主,能真真正正做自己的主人。
所以他們不自由,身不由己的生,身不由己的死,身不由己的愛和恨,身不由己的奔波操勞一生,既不知道為什么要這樣,也不知道怎樣才能擺脫這一切,只是慣性的生活著,生老病死著,在枷鎖的束縛下,被諸多事物驅使,不得自由。
舉例而言,世尊如來,佛祖釋迦摩尼,本名是喬達摩·悉達多,他出身于最高的高種姓,父親是一國國王,號稱凈飯王。
身為王子,佛祖自小就有三十二位侍女服侍,四季居住在不同的宮殿中,過著無比奢華的生活。
他的人生可以說是完美的典范,一出生就是王子之位,注定要繼承王位,從小在群芳環繞的宮殿里享盡榮華,但卻沒有被養廢掉,實際上正相反,他飽讀詩書,身體高大健壯,面容英俊不凡,文武雙全,而且性格溫和善良。
他能令所有女人一見傾心,哪怕是鄰國那美貌無比的公主看見他,也瞬間淪落。
他有著令其他勇士臣服的人格魅力,作為王的繼承者,追隨者無數,人人都愿意跟在他的身后。
他不僅娶到了溫柔美麗的公主,還有了一個健康活潑的兒子,盡享天倫之樂,只需要繼承王位,就可以享受賢王之名,然后圓滿度過這樣的人生。
這樣的一生,已經是凡人們所能奢望的極致了吧!
千般榮華,萬種富貴,富足完滿,不管是精神需求還是生活需求,都得到了最大的滿足。
但是,在一個半夜,尚且年幼的釋迦摩尼,悄悄起床,獨自離開了富麗堂皇的宮殿,離開了他的國家,他走到河邊,剃掉了自己的胡須和頭發,拋棄了自己的貴族身份,甚至拋棄了自己的妻兒與父親,拋棄了金銀財寶,身無長物,獨自朝著極遠處的世界走去。
他開始了自己的旅行,開始了自己的思索。
一開始,他獨自在樹下結跏趺坐。他身無覆蓋,不避風雨,目不瞬動,心不恐怖,摒除一切,全體放下,或限制呼吸,頭腦發怵,如針刺骨,或牙舌頂顎,強壓內心,汗如泉涌。
由于他凈心守戒,不臥不起,乃至一只大雕在他頭上結巢哺雛,糞污其身也聽之由之。
佛祖獨修苦行,六年之久,他由最初每日食一麻一麥,漸漸至七日食一麻一麥以至于不飲不食起來,終于,他身體變得極度消瘦,有若枯木,手摩胸腹,能觸背脊。
他的身體在旅途中衰弱,因為苦修而生病,英俊的容貌逐漸變得滄桑。
他失去了一切,好像什么也沒得到。
他為什么要這么做?
對諸多凡人而言,他的生活已經完美無缺了,為什么他要放棄這一切,一個人在外面流浪,靠乞討為生?
搞得自己狼狽不堪,英俊的容貌被歲月所抹消,健壯的身體因苦難而瘦弱,甚至連家人與王位都失去了,簡直虧到姥姥家了。
一切的原因,只是因為他感覺到了“不自由”。
是的,不自由。
他天資聰慧,所以他可以感覺到不自由,他好像是被一張巨大的網包裹著,被無數的絲線纏住,然后拖向死亡,不得解脫。
這張網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