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B的人在培訓的時候都學過一個道理,那就是人本身是有毀滅情緒的,只不過這種情緒藏的很深。當一個人感悟到生命在手中流逝的時候,如果這個生命不是和你有關,甚至是和你有仇,那么當你感覺到這種掌控生命的感覺之后,就會從那種扼殺生命中獲得一種滿足,甚至享受那種快感!
連環殺手,一般都是這種類型。他們的殺戮不會產生負罪感,因為對于他們來說這是一種享受。
邁克爾甚至接觸過那種連尸體都找不到的案子。兇手把尸體處理的十分專業,頭發用濃度為10的氫氧化鈉溶液加熱,這樣就可以將頭發溶解掉。血液用清水清洗,并用漂白水刷一遍,再洗再刷。身體組織打成肉糜喂動物,由動物體內的胃蛋白酶和腸內胰液消化分解,骨頭磨粉投江,真的就是一點痕跡都沒有。只是需要時間。
“這樣殺掉一個人,這樣的仇恨一定很大,而且不可能是因為其他人的仇恨產生關聯。因為如果是因為對死者父母的仇恨牽連到死者,那死者不會死的這么慘。”簡淵想了想,說道:“可是,FIB連和死者爭風吃醋的人都調查過了,卻沒有線索。所以我想要換個思路。”
邁克爾問道:“怎么換?”
“嗯......”簡淵這一次沉思了好一會,才說道:“雖然因為利益而殺人,幾乎是兇殺案的共性。但實際上,應該還有另一種可能,因為沒有利益,所以殺人。”
邁克爾這次疑惑了:“難道是無目的殺人?”
“不,我的意思是殺人原因,可能恰恰就是沒有利益。”簡淵說道:“是看到很多年前,死者失蹤的時候,曾經有人給死者父母發消息,讓其交贖金,但是死者父母去交贖金的時候卻沒有人去拿。明明已經達成了目標,為什么不去拿呢?我想,一定是有什么事耽擱了,去不了。”
“這樣一個仇恨死者的人,一定是因為死者身上有的某方面利益。可矛盾的地方就在于,如果真是這樣,那又為什么鋌而走險的要死者父母交贖金呢?所以反推兇手的心理處境,這個兇手一定是和死者身上的利益無關,但能靠近,屬于極大可能是因此產生了嫉妒。所以選擇獲取利益的方式,就是兇殺勒索。”
“死者的身份是長子,在這樣的家庭里,本身也很有才學,未來是前途無限。最重要的是,財產繼承權大部分是他的。而兇殺內心的活動,一定是‘拿到我應該得到的東西’,只有這樣的想法才能讓其下手如此狠毒。”簡淵說道:“那就調查一下死者的家族吧,著重調查死者父母家族里那些沒有財產繼承權的人,應該是沒有直接血緣關系的那種。”
邁克爾有些皺眉:“你的意思是,僅僅是因為嫉妒,所以仇恨,所以殺人?警方調查的方向一直都是有利益關系的,沒有利益關系的人因為嫉妒所以仇殺?”
簡淵笑了:“人類又不是什么好東西,自私是寫著每個人骨子里的天性。”
“我不認可你的觀點,但是我會接受你的想法。”邁克爾還是有些不信。
把簡淵送走中韓,邁克爾根據簡淵提出的思路進行了調查。有時候探案就像是走迷宮,只要有一個對的方向,那不管怎么走彎路,都能到達終點。
于是,很快死者的叔叔家兩個兒子進入了警方的視線,最后抓捕調查一番,發現居然真的就是兇手。
事實和簡淵說的差不多,死者的母親繼承了一大筆錢,但是因為是死者的母親,所以和死者父親家族的親戚無關。就因為這樣,所以死者叔叔家的兒子就起了歹心。殺人之后勒索,因為當時全家都去幫忙找人,所以沒有機會去拿贖金。
因為完全沒有直接的利益關系,所以警方多次調查都只是粗略的詢問,讓這兩個人多次逃過去。后面把尸體毀尸滅跡,也就不難了。
案子就這么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