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是個宅男,平時也不太喜歡出門什么的,但那是建立在衣食無憂,并且有著大量娛樂項目可以讓他打發時間,發**神壓力的前提下的。
網絡時代,即便一個人呆著,在有手機和電腦的情況下,即便是一個人呆著幾天時間也不至于會覺得無聊,因為海量的信息和娛樂項目會讓你忘記無聊這回事。
但是對于陳宇來說,他現在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瀏覽網頁了,想玩點游戲都因為設備的原因而無法做到。
所以陳宇能做的就是用建設平臺自帶的人工智能剪輯一下視頻上傳,或者開個直播,這還能讓他跟其他人互動一下。
除此之外,關于環形空間站建設本身,也讓陳宇感到頭大。
整個建設平臺上只有一艘大約五十米長的采礦駁船,沒有大氣層內起降能力,陳宇無法借助這艘飛船返回地球不說,這艘船的采礦能力也是十分有限的。
要知道陳宇所要建造的是一個直徑超過兩百公里的巨構建筑,而他有的只是一艘五十米長的小礦船。
這就好比你要用一把兒童玩具鏟子,一鏟一鏟的靠挖沙子做材料,壘出一座紫禁城來一樣。
不過好在陳宇并不需要真的一鏟子一鏟子的去挖沙子,而是只需要將環帶建設所需的配套設施建好,就可以擺脫目前這種靠一條小礦船去挖礦的繁瑣勞動了。
事實上這才是環形巨構空間站的正確建設方法。
按照陳宇查詢人工智能內存儲的資料顯示,環形巨構空間站在出售的時候,其實是會連通一份基礎原材料一起出售的。
這一份基礎材料的分量剛好是建設平臺生產配套設施所需要的材料,只要將基礎材料投入建設平臺就可以獲得包括衛星開采陣列、礦物壓縮陣列、礦物提煉陣列、化合物反應陣列、存儲陣列在內的一系列礦物開采和精煉設施。
而有了這些設施就可以直接從小行星帶或者衛星表面直接開采礦物,并且進行體積壓縮和提煉,再進行化合反應,獲得所需要的材料。
至于有了材料之后,陳宇就可以用這些材料來修建可以讓所有設施自動運轉的控制塔、生產環帶組建的建筑組裝陣列等一系列用于建造環帶的設施。
有了這些東西,陳宇就不需要自己去挖礦,然后辛辛苦的攢材料了,完全可以躺在控制塔里,看著自動控制系統自己運作,完成所有的操作。
當然,在修建這些東西之前,對于陳宇而言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設施不能忘了。
那就是太空水培農場。
沒有這東西的話,三個月之后他就得活活餓死了,所以在生存壓力的逼迫下,陳新現在可是半點也不敢放松,每天都會努力的去采礦,為的就是能夠早日攢夠所需的礦物,先把自動采礦的衛星開采陣列和其他設施建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