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太空服的頭盔需要反射宇宙中過強的光線和其他射線,所以并不透明,即便對著鏡頭也看不到陳宇現在的表情,所以他的臉上并沒有掛著之前在鏡頭前的笑容。
幾天以前他還只是一個普通人,做著普通的工作,普通的掙著普通的收入,過著普通的生活,從來沒有想過有朝一日自己會在太空里搞直播。
但是現在,他正漂浮在距離地球三十八萬公里的地方,背對著銀色的月球,向直播間里幾十萬觀眾直播。
境遇的變化,著實讓他覺得有些奇妙,但更多的是一種荒誕。
就好像一出三流的喜劇,劇情荒誕不禁,讓人發笑的同時卻又說不出來為什么會笑,笑過之后,什么都沒留下。
如果可以的話,陳宇其實不太想要這場所謂的奇遇,他更希望自己現在還在自己那個雖然談不上有多奢華,但也溫馨舒適的小窩里,舒舒服服的坐在電腦前玩著游戲喝著可樂,吃著自己喜歡的東西。
而不是現在這樣飄在太空中,只有每天被限制數量的標準份額水和合成食物。
但是事情已經是這樣了,既來之則安之,怨天尤人也解決不了問題,與其煩惱這些,不如努力把能夠往返地球的飛船造出來,早點回地球是正經。
陳宇的這一番心態變化直播間的觀眾當然是無從察覺,在他們看來,陳宇只是飄在太空中,一直在對他們講解關于控制塔的事情。
而在陳宇講解的同時,直播間里自然也是彈幕沒有斷過,在陳宇提到要把控制塔錨定的時候,自然有人在問什么是錨定。
對于這個問題,如果不是陳宇昨天晚上為了準備今天錨定的事情特意從人工智能那里學習了相關知識,他還真答不上來。
因為這已經超出了地球科技所涵蓋的范圍,雖然基礎原理人類已經研究出來了,但距離掌握和利用還有著至少一個時代的科技代差。
簡單來說,空間定錨技術是將需要固定的設施或物體本身的引力放大,讓空間誤認為其擁有著龐大的質量,從而擠壓空間,使空間產生扭曲,從而達到固定住物體或設施的目的。
這就好比將一個鉛球放到蹦床上,鉛球的質量會讓蹦床的表面下陷,質量越大下陷越深。
但現在將原本空心的鉛球里面灌滿鐵砂,增加它的質量,自然就會讓鉛球在蹦床的表面下陷的更深,也更難被周圍其他物體影響,甚至可以讓更小的鉛球滾到它所在的凹陷里來。
這個鉛球就是需要固定的物體,而蹦床的平面就是空間。
所謂空間定錨技術,就是往空心鉛球里灌鐵砂的技術,從而讓物體在空間平面上陷得更深。
這種比喻雖然在專業人士看來會不是很恰當,但卻也足以解釋引力對空間的影響,以及讓人明白空間定錨到底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