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火搖曳,將他略顯單薄的身影投在墻壁上,賀弘文深吸一口氣,這才鄭重地打開那方紫檀螺鈿錦盒。
然而,預想中的珍玩古董并未出現,盒內安靜躺著的,竟只是一本線裝的冊子,封皮是普通的青灰色紙質,上面用工整卻難掩鋒芒的墨字寫著三個字——《雙姝記》。
賀弘文又是一愣。
如此貴重的盒子,就為了裝這本看似普通的話本?
他帶著疑惑,小心翼翼地拿起書冊翻開。
只一眼,他便怔住了。
這字跡……絕非尋常書坊刻印!
其字銀鉤鐵畫,筆力遒勁,于端正謹嚴中透著一股不容忽視的銳利鋒芒,起轉挑捺間極具風骨。
賀弘文是見過世面的,立時認出這并非雕版印刷,而是手書!
且這字跡,他隱約有些印象,似乎在哪份難得的學子墨寶中見過,傳聞盛家七郎盛長權雖年少,卻有一手極為了得的書法,連宮中貴人都曾贊譽,只是極少外流……
他的心猛地一跳,一個念頭浮上心頭:這竟是盛長權親筆所書?!
他壓下心驚,凝神細讀。
故事文筆清麗脫俗,講述了一位家世清貴、品性端方的年輕公子,與一位如空谷幽蘭般貞靜美好的世家小姐彼此傾慕,本是天造地設的一對。
不料,公子一位家道中落、前來投奔的遠房表妹,卻對公子生出了糾纏依附之心。
這位表妹日常只會垂淚裝弱,動輒以“孤苦無依”、“不如死了干凈”相挾,逼得公子左右為難,行事拖泥帶水,既憐其孤弱,又舍不下佳人,陷入了自以為是“仁善”實則糊涂的泥沼。
而那世家小姐,文中贊她“冰雪聰明,心志堅毅”,性子更是“清傲干凈”。
她雖知公子本性不壞,卻更明晰自己的處世之道:平生最敬重“立身清正、處事果決”之人,而“最見不得襟懷曖昧、拖沓不清之事”,認為“君子當斷則斷,護持自身羽翼亦是對他人的尊重”。
于是,她未等那公子做出最終抉擇,便已冷靜抽身,只留下一句:“瑯玕美玉,當置于明堂高案,受世人敬仰,豈可陷于泥淖之中,與污穢糾纏?此非美玉之過,實乃置放美玉之人昏聵失當!”
最終,這位小姐灑脫轉身,另擇了一位“行事光風霽月、處事明快、絕不令身邊人陷于污糟境地”的君子,成就一段佳話,而那優柔寡斷的公子,卻因一念之仁,步步錯漏,不僅痛失良緣,更與那表妹陷入相互怨懟、兩看生厭的困局,余生盡在悔恨愁苦中磋磨。
這故事,字字未提“賀”、“盛”、“明蘭”半句,可其中“幽蘭”、“清傲”、“果決”、“厭惡拖沓”、“表妹糾纏”等字眼,以及那小姐的性情、抉擇和那句冰冷如刀的“瑯玕美玉”之喻,簡直像一面打磨得光可鑒人的冰鏡,將他賀弘文此刻的處境、內心的掙扎、以及那可能萬劫不復的后果,照得清清楚楚,無所遁形!
尤其是那句“非玉之過,乃置玉者之失也”,如同三九寒天里一盆冰水,兜頭蓋臉地潑下,澆得他通體冰涼,連指尖都在發顫,額角瞬間滲出細密的冷汗。
他“啪”地一聲合上書冊,心臟在胸腔里瘋狂跳動,幾乎要跳出來。
這哪里是什么閑書話本?
這分明是盛長權親筆書寫的一紙檄文!一場無聲卻最為嚴厲的審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