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后登場的大菜更是彰顯出盛家對今日宴席的極度重視與這場合的非同凡響。
一整條體型碩大、形態完美的糟熘鱖魚被兩名干凈利落的小廝小心翼翼地合力抬起,穩穩放置在桌子最中央,魚身保持得極為完整,淋著晶瑩剔透、色澤誘人的琥珀色芡汁,魚眼飽滿,魚嘴微張,寓意著“圓滿有余”、“魚躍龍門”。
“好!好兆頭!諸位請,請動筷!嘗嘗這魚,圖個吉利!”盛紘笑容滿面地舉箸,熱情地邀請大家品嘗,聲音洪亮,透著十足的喜氣。
一旁金黃酥脆、香氣四溢的炸鵪鶉旁配著細磨的椒鹽粉,小廝們眼明手快,伺候得十分周到,及時地為各位賓客分送到骨碟之中。
而壓軸登場的,自然是那壇由盛紘特意吩咐、由府里手藝最老道、經驗最豐富的廚師領頭,精心選用上等海味干貨、蹄筋、花菇等食材,加入陳年紹酒,以文火慢工煨燉了足足一整日的佛跳墻。
當那沉甸甸的、散發著歲月光澤的紹興酒壇被兩位經驗豐富的廚娘小心翼翼、鄭重其事地抬上來,再緩緩揭開以荷葉和黃泥密封的壇蓋時
——剎那間,那濃郁逼人、層次感極其復雜的葷香混合著醇厚沉郁的陳年酒香,如同有了實質一般,頃刻間爆炸般地彌漫了整個廳堂,絲絲縷縷,無孔不入,令人未食先醉,口中生津,垂涎欲滴。
“妙啊!真真是‘壇啟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墻來’!今日我等可是有口福了!盛大人府上真是藏龍臥虎啊!”
一位與盛紘交好、頗通文墨的文官忍不住擊節贊嘆,吟誦起流傳的名句,立時引得滿堂賓客齊聲喝彩,宴席的氣氛瞬間被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另一桌,長媳海朝云舉止端莊得體,細心地親自拿起湯匙,為婆婆王大娘子盛了一小碗內容豐富、湯汁濃郁金黃、膠質滿滿的佛跳墻,里面滿滿的都是軟糯厚實的刺參、肥美彈牙的鮑魚、膠質豐富的蹄筋和吸飽了精華的花菇,柔聲細氣道:“母親您近日為七弟弟科考和今日宴席操勞,最是辛苦,嘗嘗這個,最是滋補溫養,您多用些。”
王大娘子滿面春風地接過,看著孝順知禮的兒媳,再感受著滿堂的榮耀與賓客的奉承,只覺得人生快意莫過于此,笑得幾乎合不攏嘴,連聲道:“好,好,朝云你也吃,別光顧著我,大家都吃。”
最后的湯品是清淡鮮美的莼菜銀魚羹,青翠欲滴的莼菜滑嫩異常,入口即化,銀魚雖細小卻鮮美無比,正好用以調和之前諸多濃郁菜肴帶來的味覺沖擊,清新爽口,恰到好處。
主食除了顆粒分明、香氣撲鼻的上等香稻米飯,還有一碟碟小巧玲瓏、皮薄如紙、幾乎能看見內里流動湯汁的蟹黃湯包,以及做成精美梅花形狀、豆沙餡料研磨得極其細膩、清甜不膩的豆沙卷。
酒水方面則備足了醇厚勁足、深受男賓喜愛的金華酒和清爽甘甜、更受女眷歡迎的荔枝膏水,以供不同口味的賓客各取所需,考慮得極為周到。
每一道菜,從食材的精選、烹飪的火候拿捏到最后的擺盤造型,無不精雕細琢,既符合汴京頂尖官宦人家的飲饌格調與身份地位,又不失家宴的溫馨氛圍與主人的誠摯心意,引來席間陣陣由衷的笑語、熱烈的夸贊和頻繁的觥籌交錯之聲,氣氛熱烈融洽到了極點。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