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好好好!”一位須發皆白、輩分極高的盛氏族老笑著拈起一塊胭脂鵝脯放入口中,瞇著眼細細咀嚼,感受著那咸香中帶著一絲恰到好處微甜的后味,不住地點頭稱贊,“這鵝脯腌得入味,咸淡適中,肉質緊實卻絲毫不柴,火候把握得極好,色澤也漂亮得緊!”
“府上的廚藝,越發精進了!”
這話一出,頓時引得同桌其他人也紛紛笑著下箸品嘗,交口稱贊。
緊接著,一道道鑊氣十足、香氣撲鼻的熱炒菜肴由專人依次穩穩捧上。
蟹粉獅子頭盛在碧綠清新的新鮮荷葉碗中,清香撲鼻,那碩大圓潤的獅子頭用銀質小刀輕輕一劃,便露出內里混合著金黃鮮美蟹粉的細膩肉質,熱氣騰騰。
另一桌上,一位與王大娘子交好、性情爽朗的女眷夫人舀了一小勺品嘗,那極致的鮮美的滋味瞬間在口中化開,她忍不住側過身,對著主位上的王大娘子笑著贊道:“盛夫人,您府上這獅子頭,真是絕了!肉質鮮嫩無比,入口即化,蟹粉的鮮香濃郁恰到好處,既提了味又不喧賓奪主,這火候真是拿捏得恰到好處,怕是宮里的御廚也不過如此了!您可是得了哪位高人指點?”
王大娘子聽得心花怒放,臉上笑開了花,連聲謙虛道:“張夫人您真是太過獎了,謬贊了,謬贊了!不過是家廚胡亂做的,大家伙兒不嫌棄就好,多用些,多用些!”
雖是謙辭,但那眉梢眼角的得意與喜悅卻是藏也藏不住。
她心里卻明鏡似的,這獅子頭的做法,乃至今日席面上好幾道別致出彩的菜式,都少不了明蘭那孩子的巧思和“神來之手”。
其實,盛家膳食水平的突飛猛進,在汴京官宦圈子里已小有名氣,而這其中,明蘭姐弟,尤其是明蘭功不可沒。
盛長權自歸來后,就開始將自己前世的美食說與最親近的姐姐明蘭聽。
明蘭心思玲瓏剔透,于廚藝一道又極有天賦和耐心,常常能根據弟弟那些“稀奇古怪”的描述,反復試驗,竟真的復刻出了不少令人拍案叫絕的美味。
諸如這蟹粉獅子頭的改良做法,那湯汁豐盈的蟹黃湯包,還有那口感層次豐富的佛跳墻,其靈感源頭或多或少都源于盛長權那些前世記憶的碎片。
而經明蘭巧手琢磨、調試、定型后的菜式,往往色香味形俱佳,尤其是她親自監制或動手時,做出的菜肴更是仿佛被注入了靈魂,美味得能讓人恨不得連舌頭都吞下去,府中下人私下甚至傳言“六姑娘手下的菜,是會發光的”。
久而久之,盛家的宴席便成了汴京官宦圈里一樁令人期待的美事。
旁邊的蔥爆羊肉絲鑊氣十足,蔥香與羊肉特有的醇香交織在一起,霸道地侵占著每個人的嗅覺,清炒蝦仁顆顆如珍珠般飽滿晶瑩,粉嫩彈牙,點綴著幾粒翠綠的蔥末,光是看著就令人食指大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