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莢的評論以好評占了大多數。
“《流浪藍星》想象力豐富,讓地球連同地球人一同逃難的創意蕩氣回腸、驚艷無比,電影中的行星發動機很硬核,地球啟航產生的尾跡清晰可見,宛如一艘巨型飛船遨游宇宙之間;它填補了中國科幻電影的空白,意味著東區科幻電影正式啟航,讓東區科幻電影元年迎來真正的春天,這是邱導送給我們的新年禮物。”
“春節的一場盛大煙花,浪漫且朋克。”
簡單明了。
事實上。
邱木針對于原版電影,還是做了諸多的調節和改動的,拿原版一個很明顯的地方來比較,電影有著將近30%的臺詞都屬于后期重配,臺詞亦有些尷尬……原因尚且不知,但,在《流浪藍星》里。
這個現象自然不會存在。
順便。
前世小破球讓很多人詬病的人物過于蒼白這一點,邱木也做了些許的調整,增加了很多人物行為動機……
拿朵朵為什么執著于前往地表這一點來講。
事實上,是因為她想要找自己的父母,她的父母沒有進入地下城的資格,所以,慘遭放棄,但,在電影里變成了“想去地面看看”這么一個理由。
據傳。
《流浪地球》是存在著諸多刪減的,其他原因暫且不提,單論院線,他們也不希望電影過長。
因為電影太長,影響院線的收入,排短片,同樣10個小時,排90分鐘的片算上間隔能排6場,排120分鐘的就只能排5場不到……
而春節檔作為一個巨大檔期。
可能能為一個電影院貢獻全年的20%的收入。
所以。
電影太長。
院線也不見得樂意。
誰不希望自己能賺到更多的money?
邱木表示,很能理解這種行為。
商業時代,一切都是可以互相妥協的生意,如同很多時候,人們呼吁電影院給自己喜歡的電影增加排片一般,有人給他們創造票房,那么,排片量自然會上升……
不然。
所謂的呼吁和聲明,沒有任何的意義。
什么?
沒錢?沒票房?還沒投資背景?那你bb個毛。
大年初二。
《流浪藍星》繼續以單日4.8億的票房穩居榜首,《妖狐傳》以3.6億緊隨其后,顯然,妖狐傳的營銷起到了一些作用。
這個時候。
首位“倒邱先鋒”橫空出世。
論玩筆桿子,有些人那都是專業中的專業,對于從博客時代出身的人來講,文字罵戰,那都是每個人的必備修養,對于扣帽子什么的也是爐火純青。
畢竟。
文藝裝b意見領袖。
例如這位。
來自于一位微博大v的全新力作:《流浪藍星》,來自于邱導狹隘m族主義的科學幻想。
“眾所周知。”
“邱木作為東區新生代導演的代表人物,他的電影都在東區引發著廣泛的關注,對于他這一一部被譽為‘東區科幻的啟蒙之作’,我自然也是非常期待,但,看完之后,我非常失望。”
“優秀的作品是帶給人思考的,但,在《流浪藍星》里,我只能看見邱導對于宇宙未來的狹隘思考,以及,兒戲一般的劇情。”
“毫無思考,只有煽動。”
“毫無敬畏,只有幻想。”
“好的科幻電影應該首先承認人類的無知,并跳出人類的視角去看待人與宇宙的關系,而不是一頭扎入狹隘的m族主義和東區情懷里自作聰明,自我感動,所謂的特效如同導演的光著膀子朝著觀眾臉上砸著各種金銀珠寶,毫無美感。”
“電影整體全然沒有了邱木之前的電影所具備著的思考和文化,整一個徹頭徹尾的工業流水線商業電影,拋開邱木這個光環,這部電影沒有任何的驚喜。”
“事實上,邱木這種狹隘的m族主義思維,早在《讓子彈飛》中便有所體現,整部電影最后走向了一股子歷史虛無主義的誤區,但,總得來講,瑕不掩瑜,只可惜……”
“在《流浪藍星》里。”
“這一股子荒謬的感覺更加地明顯且深刻。”
“最后劉培強帶著空間站火種投身火海的行為更加荒謬,個人英雄主義也不是這么玩的。”
“……”
“最后,我很好奇,這電影,如果換個導演,順便,將主演紛紛換成美區人,它能否有這么高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