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是。
在這位大v發文之后的不久。
另外一名科學界大v亦接著發了一條微博。
“列舉《流浪藍星》的46條不合理的科學之處。”
這篇文章呢。
倒并不類似于上一位大v,一開口便是開炮,整體來講,的的確確就科學層面針對于電影做出了科普和補充,畢竟,科幻不等于科學。
且。
嚴謹的科學顯然不可能誕生科幻的想象力,因為,科學講究嚴謹性,而科幻講究想象力。
這便是設定的成本。
如果以虛構故事的本身來談論,那么,我們講故事正如同變魔術,觀眾知道是假的,但,關鍵是相不相信,每引入一個有bug的設定,就像投入了一個有漏洞的欺騙成本,或者說,挖了一個坑。
這個時候。
重要的是這個設定是否具備著足夠的吸引力。
拿降維打擊舉例子。
這個能不能實現暫且不提,但,無論是否實現,這個設定的結果……那是妥妥的牛b,妥妥的震撼,值得人仰慕。
顯然。
這個設定的成本便是值得的。
類似于《星際穿越》的枯死病,明顯有著硬傷,甚至,可能性還不如核污染,那么,為什么諾蘭不選擇核污染當危機呢?
因為,平庸。
核污染太俗套。
且。
高手和菜鳥之間的區別就在于,菜鳥只想著給地球找一個不能住人的理由就夠了,但高手找的理由不但能讓地球不能住人,還能在劇情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電影里。
因為枯死病,地球上大片沙漠化。
沙塵暴的場面,主角家里都是灰塵,盤子都得倒扣在桌子上、出門必須戴口罩……看到這些場面,觀眾會很有代入感,仿佛真的置身于一個全球都沙漠化的危機中。
隨之,引入了重要的事實。
那便是,農民成為了最重要的職業。
直接帶來了麥田追逐那場戲,那是前半小時里最詩意的部分,大片玉米地里,主角帶著倆娃在追無人機。
場面浪漫,意義深遠。
這也是諾蘭大神的牛b的地方。
至于《流浪藍星》,不得不承認,這里邊存在著好幾個設定沒得到該有的價值,不過,總得來講,依然尚可,佳作以上。
當然。
吐槽的聲音。
不僅僅只有著他們這幾個。
……
……
“好家伙。”
“按照你的意思,我這是捅了這一群大v們的窩?”
聽著電話那頭姜藝的講述,邱木不禁眉頭一挑,有些恍惚,此情此景……怎么莫名有些熟悉?
物理科學電影公知決戰光明頂?
來自于前世時間線的重置?
他可是知道,前世《流浪地球》上映的時候,那引發的轟動亦不小,甚至,導致一堆盯著xx大學教授頭銜的人都站出來發聲。
呵。
有意思。
“你準備怎么辦?”
“不怎么辦,先看看。”
放下手機。
邱木刷起了微博和豆莢,眉頭微微皺了皺,表情稍微變了變,因為……他發現這群人貌似和他想象中的有些不同。
他們很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