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最后雙方終于達成協定,由美國方面武器裝備,英國佬糧食軍需,華夏方面仍舊出人出力,組建第三批遠征軍部隊反攻緬甸以及馬來西亞。
不同于以前第一次遠征與后面的滇西遠征軍、駐印軍,這次的緬甸遠征軍根本沒得到官方的認證,可以說完全是幾方人私下秘密進行決定的產物。
由于事關重大雙方都沒有過多聲張,名義上只是加強維護緬北地區的防務而已。
至少到現在為止重慶那邊還不太清楚具體情況,但如果將最后一層遮羞布撕開,那某些人可就要背上個叛國棄主的罪名了。
會議結束后,廖銘禹繼續在印度多停留了幾天,直到所有援助物資到位裝車的前一刻他才放下來。
不怪他這么擔心,主要是這次史迪威的援助實在太誘人了,換作是誰都不敢
輕武器方面有三萬五千多支加蘭德步槍和3沖鋒槍,以及1500挺127口徑2重機槍,手榴彈三十萬顆,各口徑彈藥數百噸,還有部分數量可觀的噴火器、爆破管、火箭筒等
光是這批武器彈藥運到前線就得花大功夫,這還是廖銘禹拒絕了老式的春田步槍,不然數量還會更多。
不過對于美國佬來講這只是一個軍單兵武器的正常配比罷了,也只有他們能有這么大的手筆。
還不算完,重武器方面更加讓人眼花繚亂,最新到岸的114式155毫米榴彈炮就有24門,101式105毫米榴彈炮60門,還有無數各口徑迫擊炮以及相應的大量彈藥,妥妥一個美式重火力師啊。
裝甲部隊還給了15輛早期型號的短身管炮謝爾曼,用的還是老款75坦克炮,性能方面與廖銘禹從系統里兌換出來的a3e8型號比有著不少差距,不過對付日本人卻綽綽有余了。
史迪威可是花了大手筆,除了坦克,還有部分裝甲運兵車和一些裝備顧問,用于向華夏士兵們教學講解美式武器的運用和保養。
原本這些武器有很大一部分是羅斯福準備支援華夏戰場的,但出于某些不可告人的原因,被史迪威這個軍需調配官“暗中操作”改變了運輸方向,給上頭反饋的文件也是合情合理,一般人查不出任何問題。
反正都是給華夏人,給誰不是給呢或許等總統大人看到自己在緬甸做出的功績之后也會如同這一做法吧。
只不過等重慶那個“花生米”反應過來,或許又要跳著腳大罵娘希匹了吧。哈哈想到這里史迪威不由地放聲大笑,能給對方擺上一道可不比打了勝仗還開心
“yfriend,再見了,或許這將是我們最后一次見面了吧。”
藍姆迦機場,史密斯微笑著向即將登上飛機廖銘禹揮手道別。
“嗯這是準備回國了嗎”廖銘禹疑問道。
“yes,我的任務基本完成了,也該退休了啊。在這片雨林里都待了兩年,再不走我這膝蓋就要廢了。”
史密斯聳聳肩開著玩笑,摘掉帽子露出了滿頭花白,今年他都快60了,也早就厭倦了戰地生活,是時候回國安享晚年了。
不過史密斯心里也在暗自慶幸,好在當初自己做對了投資押對了寶,不然哪能這么快回國啊,眼前這個年輕的華夏指揮官真是給他帶來了不少驚喜。
“那祝賀你了老伙計,感謝你這段時間的幫忙,可惜這里沒有香檳,不然還真想和你喝一杯呢。”谷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