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禹一直在思考一件事情,如何控制這支日益龐大的部隊,以及將他們帶向一個新高度。
這并非他不念舊情,而是從實際考慮下出發,軍隊不是官場,更不可能兒戲,所有人都是從人盡其才方面的安排。
川軍團老兄弟里,龍文章這妖孽就不用多說了。像孟煩了、克虜伯、阿譯、邢福全這樣受過一定教育或者有專業技能的少之又少,其他人都是大老粗,甚至連自己名字都不會寫,雖說戰斗經驗豐富戰術技能扎實,但其能力充其量只能擔任團營一級的軍職,再往上就真的是力不勝任了。
這也是廖銘禹一直把要麻、不辣、迷龍、康丫和蛇屁股等人一直留在榮譽第三師的原因。
不過隨著戰爭的進一步發展,今后勢必要擁有更龐大的作戰部隊,也更需要相應的中高層軍官來領導,要論忠誠度,還得是和自己一路血戰中過來的川軍團老兄弟們最信得過。
到這時廖銘禹動起了建立軍事學院的心思,有系統庫里海量的后世軍事理論教材,只要把框架搭起來,隨著時間推移必定能培養出一批又一批的優質軍官。
從野戰醫院出來后,廖銘禹坐車來到毛淡棉的臨時軍用機場,在這里他將早就擬定好的調動名單通過電報發給了前線。
隨后便直接乘著一架運輸機飛往黑河基地,著手準備學院開學的一些事宜。
軍事學院的臨時教學點安排在東枝與黑河根據地之間的一座小鎮,那里原本是日軍的一個兵站據點,訓練場、營地、建筑都是現成的,稍加改造即可,早在一個月前廖銘禹就安排人手過去將一切都弄好了。
這座小鎮坐落于黑河山脈東南部,離根據地大約60多公里,距離中部重鎮東枝不到100公里,有公路運輸線方便補給。
更重要的,這么安排也是考慮到節省人力資源的目的,如果大張旗鼓在黑河重新修建一座學院,那將動用更多民夫與后勤人員,時間上就來不及,還不如就日本人現成的營地,后期騰出手再改造完善一下。
首先第一批學員大概兩百名,自然優先川軍團的老弟兄們,要麻、迷龍、康丫、樊祥武、崔勇、李連勝以及重傷未愈的不辣蛇屁股赫然在列,還有一些早期川軍團晉升的軍官和88軍部分基層軍官為主。
現有部隊主官暫時由副職擔任,這次戰役結束后88軍本身就需要休整一段時間,基本不會再有別的戰事,正好讓他們作為軍事學院一期教學實踐。
不過在正式教學開始前,還得好好惡補一下文化知識,這方面倒簡單很多,但是對于這幫家伙來說,或許會相當傷腦筋。
與此同時仰光分基地也如約建成,就在造船廠背面的孤山之上,其輻射面積正好可以涵蓋仰光城區以及港口,而基地建的干船塢部分也完成了修筑,剩下的城區港口碼頭造船廠則還在上萬民工加班加點的辛勞中緩緩成型。
目前基地干船塢有兩座,與港口造船廠不同,這邊完全處于封鎖之中,四周擁有數不清的防空系統,德式88毫米flak高射炮像尖刺一樣根根豎立,除了特務營與基地內的仿生克隆人以外,不予許其他任何人進入。
外人看不到的是,干船塢中躺著兩個巨大怪物,兩艘勝利輪型運輸船的主體部分已建造完畢,正在進行甲板及輪機設備的安裝工作,無數工人忙碌于其中,隨處可見焊接火花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