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震驚的還不止日本人。
事發過后的十二小時,美國太平洋海軍方面也收到了相應的情報,可他們一臉茫然,因為根本沒有執行第三次打擊,這突然冒出來的情況是怎么回事?難道是蘇聯人動手了?
第九復合中隊立刻前往九州偵查情況,經過多番探究終于發現了端倪,太平洋戰區司令尼米茲不敢耽擱,立刻將這一消息發回了華盛頓。
與此同時,一條更炸裂的消息更是點燃了全世界。
第二日12點整,緬甸,遠征軍黑河指揮部通過國際電臺公共頻道向外界宣布:承認了策劃小倉事件,以及整個任務的執行過程。并同時對日本發出最后通告,要求其立刻接受波茨坦公告,并無條件投降,否則不排除將打擊進一步擴大。
消息一經發出不僅日本人懵了,蘇、美、英、華各國高層都處于一個宕機狀態,誰都想不到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遠東軍隊,甚至都不能算國家勢力的組織,居然有能力策劃并實施此等行動。
日本人更果斷,當天就向盟軍方面表示愿意接受波茲坦公告上的所有協議,并擇日向所有在海內外駐扎的軍隊以及全世界宣布無條件投降的通告。
他們是真的怕了,就連軍部那幾位頑固將軍都再無任何叫囂聲音,這接二連三的毀滅打擊換誰不怵,哪位“天皇陛下”甚至不顧臉面親自發布了全國通告。
這會兒才是生怕表態晚了,明天又收到一座城市被毀滅的消息
當晚,美國華盛頓…
白宮,秘密會議室……
總統杜魯門焦急的在沙發前來回踱步,面前的情報文件被他看了又看,可還是對真實性難以接受。
沙發另一頭,坐著一位消瘦的中年白人,正聚精會神的拿著幾張照片與數據分析報告反復比對,手上還不停的寫著一連串物理公式。
“先生,沒錯了,這根本不是原子彈能造成的破壞。”
良久后…奧本海默神情肅然,眼神深處卻流露出不易察覺的擔憂:“從現場照片和所采集的核輻射數據分析,這是一種遠超核裂變反應的超級武器,應該是與泰勒他們的研究方向一致,屬于下一代熱核聚變的新領域…”
“難道是……蘇聯人已經突破了核聚變技術?”奧本海默忍不住問道。他本以為自己主導曼哈頓計劃用了三年時間造出的原子彈,已經遙遙領先于全世界,想不到人家早就突破了科技壁壘。
“并不是蘇聯人。”
杜魯門苦笑連連,要是這一切是蘇聯人干的反倒能接受了,關鍵誰也想不到,始作俑者竟然是一支他都未曾關注過的極小勢力。
在得到確定答案后,他當即召來秘書,臉色陰沉:“通知東太平洋戰區司令部,密切關注東南亞那支華夏軍隊。另外命令喬納森,不惜一切代價將這件事調查清楚,我不相信一個連工業體系都沒有的地方,能把這東西造出來!”
總統秘書大氣不敢出,將命令一一記錄好,正準備出去時,杜魯門又叫住了她
“等等,以私人名義致電麥克阿瑟,讓他約束好菲律賓的部隊,千萬不要招惹對方,至少在一切調查清楚之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