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還可以按照上市公司的市銷率估算。
騰達總收入為3773億元,市值為37150億元,市銷率大約為9.85倍;
阿貍財年總收入為5097億元,市值大約為38200億元,則市銷率為7.5倍。
參照阿貍市銷率,則化為市值為64410億元;參照騰達市銷率,則化為市值為84600億元!
從這些公司的估值其實也能感覺到,陳涵的錢和這些非常有潛力的大公司比起來,其實還是不算什么。
這些公司的估值動輒就是幾萬億。
最終化為取了個中間值估值為7萬億,按照的當前匯率來算,相當于1萬億美刀。
陳涵需要拿出1.4萬億華元入股化為。
這1.4萬億其中1萬億都將增資在公司資產中,用于研發等專用經費,另外4000億,用來給全部員工和持股股東分紅。
可以預料的是化為很快就能誕生數十上百名億萬富翁,數千名千萬富翁。
而化為的總估值也將暴漲不止1.4萬億。
畢竟有了陳涵的加入,化為已經不是以前的公司了,它將變得更加有潛力。
可惜化為不上市,也不開放融資,更加不缺錢。
其他人就算想分一杯羹,也根本不可能。
除非也像是陳涵這樣入職化為,幫助化為解決技術困難。
在化為上陳涵要拿出1.4萬億,像是大米公司目前是整個國內出了螞黃金服外最大的獨角獸企業,估值不會低于450億米刀。
想把國外的投資者手中的股份回收一部分,或者讓所有股東答應稀釋融資,可能還要稍微溢價一些。
450億米刀都是上一輪估值的事情了,現在恐怕需要500億米刀估值。
最終陳涵要拿出100億米刀,以如今1比7的匯率換算就是700億。
像是傳英,今年成為非洲手機第一銷量的公司,不過因為總體體量不是特別大,而且還沒有特別領先的技術優勢,最終估值沒有超過200億。
除了臉想其他公司都答應了陳涵的入股,藍綠廠的估值也和大米手機相差不是特別大,陳涵總共需要拿出1.8萬億左右,才能入股這些公司20%股份。
這些錢自然暫時只能使用貸款。
好在貸款還是無息貸款,完全是為了扶持陳涵。
相當于提前把養殖石墨烯的貨款支付給了陳涵,對銀行那邊來說,其實也是轉個賬的問題,涉及到陳涵的資金,都是專用撥款。
陳涵入股手機公司,這些手機公司獲得了海量資金,其實最后還是會有大部分回到陳涵的口袋。
因為他們需要采購的石墨烯原材料,還有使用原本化為石墨烯實驗室的最新技術。
每臺手機的利潤估計一半都進了陳涵的口袋,再加上陳涵在他們各自公司占據的20%股份,其實這些手機公司都成為了陳涵的打工仔。
最終在三天內敲定了入股的事,具體細節自然由陸齊和陳涵媽媽李蓉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