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宏這下不開口都不行了,他也覺得陳涵做的有些過,要是把人才逼走,這不是自斬一臂嗎?
“老板,實驗室確實有點離不開外籍人員,我們現在外籍人員總共有18位,外籍華人也有10位,他們都是頂級專家,當初不少人還是任總親自去請來的,您看是不是改一改規則。”曹宏附到陳涵耳邊小聲說道。
以前國外的技術確實比國內厲害,不止化為公司,還有不少大企業,其實都是求奶奶告爺爺四處找人幫忙牽線搭橋,低聲下氣才把這些人才請回來的。
國內很多公司面臨的情況都比較類似,最頂級的一批人才,很多都被吸納進特殊部門了,還有很多頂尖人才出國留學,留著留著就再也不回來。
更多的情況卻是,留學不回來的人,慢慢的就取得了國外的綠卡或者國籍。
成為了海外華人而不是華僑,這些人也要花大價錢請。
陳涵的之前說的那番話,其實也同時針對了一些海外華人,都是華人卻跑去入籍其他國家,還想享受石墨烯的高薪資待遇,智慧藥福利,陳涵怎么可能答應。
他要的是一條心的人,能夠陪他走幾十年那種科研工具人。
都想著賺錢出國,這種人怎么能留。
任總以前根本處理不了他們,每年投入的大量科研經費,其實很大部分都是被這些外國人賺走了。
因為離開他們很多工作沒辦法推進,也沒有底氣拒絕他們,陳涵卻是不擔心這種情況。
他缺的不是科研的帶頭人,做開創性工作的人,而是缺乏工具人,他拿出技術,工具人幫他去實現,這種人陳涵才是最喜歡的。
“我有分寸。”陳涵小聲說了句。
說完才回應二谷翔太說道:“那你就離職吧,你研究的石墨烯電池技術只不過在現有的電池效率上提升30%,太低了。”
二谷翔太頓時一驚,他駭然的看著陳涵。
本來他所依仗的就是自己的技術,很多研究都在他的腦袋里,實驗室拿出經費做研究也不是時時刻刻盯著每個人的進度。
都是做到一定成果,然后統一匯報。
所以他只是上報了自己項目組技術已經可以讓現在所有電池容量增加30%,充電速度也提高差不多1倍。
這在電池領域是非常了不得的成就。
要是這項技術運用在現在的電動汽車上,本來跑400公里的電動汽車,現在就能跑500多公里,已經比得上一些加油的汽車了。
用在手機上,也能更快充電,多玩30%的時間。
現在充電五分鐘通話兩小時的廣告正火,就是因為攻克了快速充電的技術。
要知道這里研究的是石墨烯技術,因為材料昂貴的關系,其實都是研究在手機或者電池中少量添加石墨烯。
所以更多的是用石墨烯技術給原有技術賦能。
二谷翔太的研究思路,就是替換原有手機電極結構,達到快速充電,加上鎖住電能的功能。
可以說在世界上應該都非常領先。
結果,他卻毫無準備都被陳涵嫌棄。
他竟然說太低了!
二谷翔太捏緊了拳頭,很想大吼一句,你到底懂不懂技術!這可是世界頂級的研究成果!
他不相信陳涵有更領先的技術,但陳涵這么有底氣又確實讓他搞不明白怎么回事。
二谷翔太甚至看了看自己的幾個助手,難道是他們背叛了自己,偷偷弄明白技術細節,然后投靠了陳涵?
除了這個理由,二谷翔太完全想不通陳涵為何如此果斷的想要排除掉外籍人員。
不就是不入籍華國嗎?
十年合同他們都愿意簽,只是不入籍而已。
這就無法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