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最多也就停機幾小時,所有數據還有備份,斗音國際版很快就能上線。
這次突然事件也給公司敲響警鐘,競爭對手已經出現,各種手段都可能使出來。
掛掉電話后,陳涵就在考慮是不是要將國外的公司完全分割開,一開始國外版本和國內版本就是分開的,兩邊上傳的內容并不能同時顯示。
國外版本有的是直接搬運到國外版本,有的是同一個UP主,兩邊同時發布。
所以問題不大,現在關鍵是找一個靠得住的盟友。
最好是不怕和臉書直接競爭的人,將來國外版本選擇上市也好,還是繼續稀釋股份做一個股東也罷,總之都有人抗在前面。
國外也不是陳涵的主要陣地,他可以保證在這個平臺上可以自由發聲,順便吸收靈魂之力就沒有問題了。
想到合作對象,陳涵就想到下午的時候收到的拜訪邀約。
國外的億萬富翁超級網紅特斯拉創始人之一的馬斯克準備來拜訪他。
馬斯克的目的很明顯,現在石墨烯電池改變了整個電動汽車行業,身為業內大玩家,特斯拉只有合作這一條路可以走。
電池生產出來當然是要商業運作的,像是BYD和寧德這些公司,原本就和全球各地的客戶合作。
現在他們得到了石墨烯電池的生產授權,肯定會出售產品到國外的公司。
馬斯克不需要過來見陳涵,今后也可以解決電池的問題。
不過有可能拿到的電池技術不是最領先的,可能華國的國產車的電池性能更好一些,和智慧藥的情況相差不多。
既然馬斯克要過來,陳涵就考慮能不能在斗音外國分公司上能不能合作,引進一個戰略投資人。
馬斯克給斗音國際版站臺讓馬斯克去和扎克斗,也有些意思。
就算是上市其實也就幾百億上千億美刀的市值,陳涵還真不缺這點錢。
想明白后,陳涵又和陸齊交流了一下,最后達成共識,國外的公司不要求控股了,就和正常的創業公司一樣進行多輪融資,然后尋求上市。
甚至國外的CEO也可以讓馬斯克擔任,當然具體要看陳涵明天和馬斯克聊的怎么樣。
和扎克在短視頻領域競爭,還真要燒不少錢,以后陳涵也不用擔心反正可以拿投資人的錢去燒。
但底線還是至少掌握33%以上的股份,有這么多股份在加上國內版本的100%控股以及其他領域的成績,陳涵很容易在分公司施加自己的影響力。
至少讓分公司和國內眾多企業做直播帶貨活動,在宣傳上完全正面宣傳陳涵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