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陳涵鉆進飛行器里半天沒有聲音,飛行器內部太小,也容納不下他,結果只能待在外面發呆。
好不容易聽見陳涵說話,陶舟再也忍不住了。
陳涵也沒有隱瞞的意思笑著問:“陶工,你知道當年特斯拉找摩根他們融資,想要開發一個能夠隔著大洋彼岸傳輸電能的裝置嗎?”
“知道一些,當年特斯拉和愛迪生競爭,特斯拉發明了交流電高頻電機,也獲得了專利,而且還免費共享了這個專利,特斯拉在交流電的推廣上是有很大功勞的,因為他和愛迪生的競爭其實就是直流電和交流電的競爭。”
“愛迪生推廣的是直流電,當時所有人使用的也是直流電,特斯拉的發明其實是觸犯了一些利益集團,導致當年被各種詆毀,直流電和交流電的最大區別是交流電很方便變壓,直流電在遠距離傳輸時損耗非常嚴重,在變壓的時候要先轉為交流電變壓后又轉為直流電多了不少步驟。”
“至于你提到的遠距離傳輸電能技術,其實就是伴隨著交流電發現而發現的技術,可惜特斯拉到死了也沒有成功造出這樣一臺能夠跨越大洋的電能無線傳輸機器。”陶舟說了一大堆,最后感嘆道。
陳涵點點頭,直流電和交流電的區別他自然也清楚。
現在大家用的都是交流電,而交流電有很大的一個特性那就是可以隔空傳輸!
這個原理也不是特別復雜,在19世紀特斯拉就發現了這個原理,而且他這一輩子花了大量時間在無線電能傳輸上,甚至將自己大部分積蓄都砸在這個項目上。
還建設起了一座大鐵塔,這座塔現在在互聯網某些圈子內名氣也非常大,因為傳說超過1000倍廣島核彈威力的通古斯大爆炸就是這座無線電傳輸塔造成的。
首先這座叫做沃登克里弗塔的電塔和通古斯大爆炸的時間出現相同,然后網上流傳兩者的經緯度也相差不大。
沃登克里弗塔的最終目的就是跨越太平洋,將電能傳輸到大洋彼岸,很多條件導致這兩者被聯系到一起。
當然最后這個項目失敗了,原因是資金斷裂。
特斯拉為了無線電能傳輸找到了摩根投資,加上自己的積蓄啟動了這個項目,但摩根集團看重的是無線電傳播,而不是無線電能的傳播。
投資的時候無線電才剛剛發展,不過在年底馬可尼就率先完成大西洋無線電傳輸實驗,這導致摩根撤資,特斯拉只能用自己的錢繼續維持沃登克里弗塔項目。
沃登克里弗塔項目其實就是交流電的一個特殊現象,也是現在很多無線充電手機、無線充電鼠標等等無線產品的技術關聯技術原理。
當然無線充電和無線輸電有很大的區別,一個是將電能通過無線的形式傳輸到能夠充電的電池內。
而且本身的技術需求要小很多,傳輸的能級也不會特別大,可以緩慢的將電能儲存在電池里。
而無線輸電相當于直接讓電能連通可用的設備當中,比如電冰箱、電風扇大功率耗電機器,讓這些機器都不再使用電線,開始無線傳輸電能。
更夸張的就是特斯拉研究無數年的跨越大洋傳輸電能。
當然無線輸電技術在特斯拉那個年代就沒有取得很大的成功,特斯拉也研究出了隔了幾米遠點亮燈泡,但并沒有做到隔著大洋輸送電能。
直到100多年過去,無線電能傳輸其實還是沒有取得什么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