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到不僅武藝強,還熟讀《論語》和《鬼谷子》,那么這樣的人,就不能算簡單,而是深不可測了!
“不喜歡麻煩別人的人,通常也不喜歡被別人麻煩。”陳到是一個不喜歡麻煩別人的人。從小的打獵生活中,關于狩獵,他自己能做好的事,從來不需要父親幫忙。
這樣的人,做一個獨行俠很好,但就不適合與太多人打交到,因為這樣的性格,很難維持住復雜多變的人情往來。
這也是陳到一生不攬權、不爭權奪利的原因。到死,他的直屬統帥部隊的人數都不多。
對于他來說,兵貴精不貴多。
在夷陵之戰時,陳到統領的七百白毦兵為劉備殺出血路,損耗殆盡。
但后來,陳到依然沒有大肆擴招他的部隊。
作為劉備的親兵,他統領的人數一直在一千人左右。
陳到是一個不愿麻煩,怕麻煩的人。他是一個完美主義者。
在演義里,怕麻煩的他,把劉備的安全顧及得妥妥當當,一次又一次擊退各方的刺客。
那么莫連山想要符合陳到的這點作風,就得多觀察,細致一點,做個完美主義者,把麻煩扼殺在搖籃里。
“做事能屈能伸,會彎腰低頭的人,往往都是有胸懷的人”關于記憶中,陳到能屈能伸的故事,少之又少,幾乎沒有。可能是因為陳到是完美主義者,他不會讓自己陷入不利境界。
“喜歡抱怨的人,通常都是聽不見別人意見。”反過來說,不抱怨的人,才更容易虛懷若谷。
沉默少說話,做事又嚴謹追求完美的陳到,你要找到他的過錯是比較難的。
如果找到了并當面提出來,陳到多半都會虛心接受并佩服你。
這一點行為準則,莫連山留意了。將來這種事肯定會發生,做好了,肯定能提升任務完成度。
“越是沒有威嚴的人,越是喜歡用發怒來解決問題。”目前的陳到,還沒統過兵,還沒展示威嚴的時候。但沉默少言、又身懷強大武力和智慧的人,是不會用發怒來解決問題的。
張飛那種人,由于缺少智慧和手段,遇到不順心的事,就喜歡通過發怒來宣泄自己的不滿。但這種作風,是不會出現在陳到身上的。
“說話平和的人,通常都有一顆強大的內心。”陳到就是這種說話平和的人,他有一顆強大的內心。這來源于自身的強大力量和過人的見識。
現于今雖然只有20歲,但作為獵人的陳到,人生經歷卻是不少,造就了他內心的強大。
真正內心強大的人,一定有一顆平靜的內心,有一顆溫柔的心腸,有一顆智慧的頭腦。一定經歷過狂風暴雨,體驗過高山低谷,也見識過人生百態。
惟愿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論何種境遇都能充滿智慧的剛強壯膽,成為內心強大的人。
弱者普遍易怒如虎,而且容易暴怒;強者通常平靜如水,并且相對平和。
一個內心不強大的人,自然內心不夠平靜。內心不平靜的人,處處是風浪,再小的事,都會被無限放大。
一個內心不強大的人,心中永遠缺乏安全感。
不夠強大,意味著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通常表現為:要么特別在意別人的看法,要么活在他人的眼目口舌之中。從而失去獨立的判斷能力,變得搖擺不定和坐立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