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師執政期間被算計,有人意圖廢司馬師立夏侯玄為大將軍,結果泄密了,于是司馬師誅殺了政敵夏侯玄等人。軍事上大戰主要就是平淮南二叛。司馬師比他父親更牛的是還廢了個皇帝。
司馬師執政時間較短,官職與爵位都沒有更進一步,他去世后皇帝有意讓司馬昭鎮守許昌,結果司馬昭率軍回京,順利接替兄長的所有權限。
司馬昭執政時間較長,足有十年,期間平了淮南第三叛,比父親和兄長更牛的是還殺死一個皇帝。執政期間司馬昭的爵位從侯升為公,又升為王,魏國出現了國中國,后期組織滅蜀并順路做掉了反叛的鐘會,權勢威望巨大。
司馬昭到這一步算是給兒子稱帝鋪好路,到這一步也退無可退,估計他也樂見兒子當皇帝。果然司馬昭去世后司馬炎接替相國、晉王,隨即稱帝,到此晉代魏已完成,十幾年后滅吳完成統一。
實際上從高平陵政變起,上面的每一步都順理成章。到了這一步不說有無野心是否戀權,退一步就有身死族滅的危險,而司馬家也不是一家,背后有一個大的政治集團推著走,只能硬著頭皮上,官職加不上去了就加爵位,直到當上皇帝為止。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
早在三國時期,坊間傳聞當世有四大權謀家,即“臥龍、鳳雛、幼麒、冢虎”。臥龍是諸葛亮,鳳雛是龐統,幼麒是姜維,冢虎就是司馬懿。
司馬懿是司馬家族最杰出的代表人物,同時他也是西晉王朝的真正奠基者。
司馬懿為后人熟知的事跡,恐怕就是和諸葛亮的七年戰爭史了。期間,雖然司馬懿敗數居多,但最終還是取得了勝利。諸葛亮在被圍困多日后,于營中病逝,此后,蜀郡便兵敗如山倒。
司馬懿活到73歲,在紛亂不定、物質貧瘠的魏晉年代,這已經算是高壽了。要知道魏晉時期,人們的平均壽命只有四十幾歲。“伴君如伴虎”的司馬懿能順利走完大半人生路,靠的是他的大智慧和大機智。
司馬懿擅長裝病,曹操還是一個小領主時,便找人禮聘司馬懿,司馬懿明白,當時的曹操還不是漢朝統治者的對手,長期待在他的身邊是件危險的差事,所以就裝病在床。
曹操屢次請人去打探虛實,結果每一個使者看到司馬懿躺在床上,動也不動,都相信司馬懿真的中風了。后來曹操也相信了這一事實,短時間內沒有再去找司馬懿。
最厲害的是,司馬懿晚年的時候,魏帝曹芳年幼,曹爽黨群意欲篡權奪位,司馬懿為避一時風頭,同時也給自己積蓄力量一舉鏟除曹爽黨群,再次裝病。
曹爽認為天下間唯一能對他篡權之事構成不利影響的,就是司馬懿這個老骨頭,便派出心腹上門察看其是否真病了。探子進了司馬家大門后,司馬懿就以他的老謀深算給后學們好好上了一課,什么叫“將計就計”。
司馬懿在兩名婢女的攙扶下于廳中會見了探子,這時,一婢女遞上一碗湯藥,司馬懿用嘴去接,結果喝得湯藥流滿了衣領,把前胸衣弄得斑斑駁駁。
探子又向司馬懿試探性提問,司馬懿直接偽裝成說話已經不靈便的樣子,吞吞吐吐、含糊結舌,一副不日就將赴死的頹態。
探子一看,老家伙都成這樣了,趕緊回去把這好消息報告了曹爽。這次裝病很好地麻痹了曹爽,基本上讓曹爽放棄了對司馬懿的戒心,從而也對后來司馬懿一網打盡曹爽黨群提前投了一枚煙霧彈。
司馬懿經歷三代托孤輔主,多年政治經驗的積累,使他培養了一群可靠精干的羽翼臣子,終于在掃除曹爽黨群后,成功從幕后走向臺前,如同當初曹操以魏代漢般,以晉代魏,控制著幾乎整個天下的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