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宮女的盼著早日爬上枝頭變鳳凰,做主子的盼著日日伴著皇帝。翠微心里其實挺郁結。先頭皇帝不提,她不能問,可心里也犯嘀咕。這會子在外頭聽著皇后替她討封,心里百味雜陳。
這一路盼的不就是這一刻嗎,跟了皇帝卻沒有名分,才是笑料一個。
回來幾日了,她跟康嬪討主意,康嬪只是替她高興,勸她穩住別急。后宮嬪妃一年也見不著皇帝幾面,她這日日專寵,別人求都求不來的。
康嬪的意思,就一直這樣也沒什么不好。等到寧嬪生下皇子,到時肯定要提位分,到時將她的名分一起辦了,就是三喜臨門。
聽起來沒什么不對,只是到那時皇帝還會記得她嗎?寧嬪生子又受封,風芒正盛,她算是湊熱鬧還是什么呢。到底也是嫁人,不能這樣委屈。
只是沒人替她操心,她自個兒又不能張開,心里倒有些怨皇帝,六宮拿她當肉中刺,好像她日日伴君得了多大便宜,其實呢,她也是有苦說不出。
領了衣裳回來她本來是急著趕回來的,路上卻遇到了皇后。
松齡是皇后派去的,自然認識,跟松齡在一起的,猜也猜得出是翠微。
皇后好模好樣的拉了松齡詢問清明祭奠的事,完了眼風一轉,“這便是新得臉的康嬪妹子?”
本來這事連松齡也藏著掖著不好提,聽皇后這么直接的問便知道今兒躲不過去了,翠微只得應了。皇后不急不徐的就問,主子給什么恩典了,說了給什么位分的話,翠微答不上來,面紅耳赤。
皇后就知道皇帝又犯老毛病了。在他眼里這些人盡心盡忠就好,位分什么的,他從來不想的。皇后料著這回皇帝不好意思提的原因還有一個,畢竟是祭祖時候給開的臉,說出來也是不敬,有些混賬。
雖說皇帝不是個好色的,可這件事時候真不對,叫御史知道了,遞幾個勸諫的折子,天子的臉就沒地兒擱了。
皇后這會兒盡顯賢妻本色,由她出面,皇帝不修私德,祭祖時納人的事就模糊過去了。
她招手叫道,“快進來吧,別害臊了。這是喜事,如今我跟寧嬪都不能伺候主子,主子身邊正該添個人手,”
翠微紅了臉進來磕頭,早晚有這一天,要是等寧嬪一起,只怕那會子黃花菜都皇帝眼角忽然掃見素格,她呆立著像個泥塑木雕,便有些遲疑道,“要不這事再緩緩也使得。”
皇后一愣,看向皇帝。
“那個,還是得顧著太后。”
皇后心里哂笑,這個時候念著太后了,將人往床上帶的時候可忘了他還有個親額涅病著呢。
當怎么了呢,這事好辦,今兒個怎么都要把翠微帶回去。于是體貼道,“論理是該顧著皇額涅。不過這幾日皇額涅好了許多,聽慈寧宮的人報說每日都在月臺游廊走幾圈,腿腳都硬朗多了。再說御前賞宮女是太后的意思,說起來皇額涅盼皇嗣的心更重,若是再添喜訊,沒準兒病就好了呢。主子體貼額涅,倒是從這個上頭體貼才是正經。”
皇帝瞧眼翠微,她垂著眼跪著,臉上可憐巴巴的樣子,讓他覺著有些愧疚。
“就依你的意思辦吧。”這是小事,他哪有精力在這上面糾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