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晉疑惑道,“怎么,不是你動的手?可除了你,還有誰敢動他?”
多尼氣道,“是啊,除了我誰敢做這樣掉腦袋的事?可這事真不是我干的。”
如今他是說不清楚了。
那幾個人是他壓著廣祿放的,也是他,明里暗里的攛掇他們對廣祿下手。
可也只有他才知道,那幾個人那天根本沒來得及動手,他們才剛剛潛伏到巷子里,廣祿的轎子就到了,比平時早了半個時辰。
他根本不信那幾個人能成事,所以他還暗中派了五個死士。若是那幾個人沒殺成廣祿,就由他們出面,“幫”那幾個做成這件大事。
可他的人眼睜睜見那幾個被一一拿下,失去了先機,他的死士便決定撤了。可后來聽說廣祿還是遇刺了。
所以,這事真不是他干的,想想那幾個笨蛋,就氣得牙癢癢,真是成事不足,敗事有余。
但到底是誰又襲擊了廣祿,他一直沒查出來。
而且,這事,他無處辯駁。人人都疑心他,他還偏偏無處訴苦。
所以只得擔起這個惡名。
不過事已至此,是不是他都無所謂了。他甚至覺得,從廣祿出事,大臣們更加懼怕他了。朝堂上鮮少有人敢對他的意見提出反駁。
宮里的事一起,怡王那邊也要有個結果。
不是擔了惡名嗎,就是他又如何?幼帝登基前,他也需要拿人頭祭旗。有了廣祿的人頭,大夏的朝堂還有誰敢跟自己對著干?廣祿就是下場!
多尼福晉雖然覺得不妥,可也說不出哪里不對。眼前大事在即,這些小事確實也無需多想。
只要宮里的大事一定,外頭這些人怎么蹦跶,都沒關系。
一朝天子一朝臣,哪回改朝換代不死幾個人?就算是親王又怎樣?等她的孫子登上了龍椅,廣祿又能怎樣。
可惜送進宮的是德祿的通房。生母出身也太低了。
不過有皇后的身份在,誰又知道皇嫡子只是一個丫頭生的?
反正德祿那個通房生下孩子就得死。
這些都是她跟舒蘭心照不宣的秘密。一來留下生母,將來孩子知道了身世,自然會恨舒蘭。二來,送她入宮那日就沒打算接她回來。宮里死個人容易,扔井里幾天,泡得人頭跟豬頭似的,誰能認出是誰,而把個活人神不知鬼不覺送出宮,可太難了。
這樣的險根本不值得冒。
成大事自然得有所犧牲。反正是德祿的孩子,將來有皇后疼他,有阿瑪輔佐他,沒有地位低賤的生母,興許是好事。
她相信皇后也是這樣想的,而且也做好了準備。
多尼跟福晉拿定了主意,便分頭籌備起來。過了幾日,福晉再次入宮覲見皇后,送了一大堆滋養的補品,府里做的點心,還有繡娘繡的新衣裳。宮里接生嬤嬤早安排妥當,到時候兩邊一起發作,人手不夠不行。
多尼這頭呢,一切也都準備好了,單等皇后那頭定下日子,可等來等去,皇后卻一直沒遞消息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