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名叫章纓,真身是一只天祿。
天祿,凡人的民間話本中常稱之為“辟邪天鹿”,乃古之圣獸。
其狀如獅,額頭上生有單角,背生雙翼。掌“天命”和“祿位”。生性留戀故土。
八十年前,凡間帝王殘暴無道、貪圖享樂。百姓食不果腹、苦不堪言。
天祿章纓受血脈召喚,于五月十二,夏至這一日,自沉睡中醒來。
遂下山去,前往人間。
她血脈中的使命,乃是輔佐圣明君主,重創太平盛世。
彼時的章纓無心無情,只懂得斟酌時事、權衡利弊。
她于皇城內潛了些許時日。很快,就尋到了合適的輔佐對象。
此人便是此間帝王第六子,楚煥。
生于皇家,師承太傅。他自然是聰明通透、心思沉穩。卻也難得的天性溫良、體恤百姓。
令他來拯救亂局,最合適不過。
章纓行事果斷,既已決定輔佐楚煥登上帝位,便立即開始謀劃。
這時的她,一心只想著盡快了結凡間事,好回到她的故鄉方壺山繼續睡覺。
這第一步,便是設法接近楚煥,取得他的信任。
她隱匿身形于他的庭院之中。見少年楚煥臥于庭前軟榻之上,手中捧著一卷《史論》,正看得入神。
不知他是否存有奪嫡之心?章纓決定先行試探一番。
她揮手,有一張字條憑空出現于楚煥書桌之上。字條上書:“帝王無德,當另更他人。”
楚煥醉心于書簡之中,并未發現。
已過了半日的功夫,落日西斜。橘紅色的余暉映在楚煥的衣袖之上,他方自那卷《史論》中收回心神,準備前去桌上倒一盞茶喝。
他執起茶杯,一低頭,目光自然就掃到了落在桌上的條。
他手中的杯盞抖了抖,灑下一滴清茶。剛好落在那張字條的“德”字之上。水珠漸漸散開,“德”字已被暈染成一圈小小墨點。
他凝著眉,將那張字條拾起,置于瓷盤之中,燒了。
盤中搖晃的火苗映在楚煥眸中,明明滅滅,直至完全化為灰燼。
他便又回到軟榻上讀著那冊《史論》,神色如常,仿佛方才什么都沒有發生一般。
隱于暗處的章纓心中納悶,她不知楚煥是何心意。便也未敢貿然現身。
第二日正午,她又放了張字條。
字條上書:“你可有問鼎之意?”
這個問題可稱直白了,幾乎是直接了當的問他是否存著奪嫡的心思。
可同前一天一樣,楚煥仍舊是燒了字條,仿佛從未見過般,神色如常。
章纓覺得此路不通,便想著另尋他路。她的雙眸轉了轉,心生一計。
第三日,楚煥桌上沒有了字條,取而代之的是一副畫,畫中乃是城中百姓。
有乞兒衣不蔽體的沿街乞討、有老嫗癱坐于藥房門口泫然若泣、更有新婦當街叫賣自己尚在襁褓之中的孩子。
畫中眾人栩栩如生,看得人心頭一緊。
楚煥終是忍不住露出了些許怒意。這一次,他將畫卷卷起,收入金絲楠木的箱子中,并沒有將其焚燒掉。
隱在暗處的章纓心中一喜,見此法奏效,便日日如此行事。
第四日,楚煥桌上仍是一幅畫卷。畫的是當街調戲民女的末流小官,以及同流合污的地方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