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城
“聽說宛貴妃懷孕了,皇上昨日下令大慶三日。城中百姓均可以在府衙領大一斗的大米。說是為小皇子祈福呢。”
“幾個月了,能測出男女了?”
“兩個多月了,聽說太醫院的太醫們一個個把的脈,確定是皇子。”
“管他們是生男生女,我只在意是不是真的領大米呀,什么時候開始,我現在就回家拿籃子去。”
“今日早上就開始了。”
“看來國師的醫術真的了得,把皇上的身子調理的很不錯。”
“是呀,聽說皇上這些日子臨幸了不少妃子,就宛貴妃爭氣,皇上還要給宛貴妃修建新的寢殿呢,可真是下了大血本。”
“不過我聽說前些日子太子妃也懷孕了。這還真是巧合,一前一后呀。”
“哎呦,如果宛貴妃真生了個皇子,那太子豈不是很尷尬。”
“可不是,皇上有了親兒子,估計這個養子的地位難保。”
“這事兒不好說,男的女的,只有生出來才知道,至少太子在小皇子沒生出來之前,地位依然牢固。再說了,就算孩子能平安長大,還不好說呢。”
“這下都城又要熱鬧起來了,皇上現在可把宛貴妃寶貝的不得了,有求必應。”
宛貴妃懷了身孕,都城的百姓大多相信,但宮中的那些女人們是一點兒也不相,都覺得宛貴妃和人茍合了。
這些日子皇上可不光臨幸她一人,怎么就她一個人懷上了?
不過這些話也就背地里說說而已,沒人在這個時候趕惹怒了宛貴妃,更不敢向皇上告狀。
皇后聽了這個消息后,只是呆愣了片刻,也只是片刻而已,隨后該怎么過自己的日子,還是怎么過自己的日子。
這宮中最憂慮的,是太后。
得知皇上又能生育了后,太后心里很不是滋味。
“李嬤嬤呀,你說我這輩子是不是再也見不到兒子了。”
“太后,一定會見到的。”
“我這一生,前半輩子順風順水,怎的到了后半輩子,成了這般模樣,我一個將門女子,自認有勇有謀,你說我當初怎么就這么傻,腦子被驢給踢了,沒同意太皇上的要求,立太子,非要炎兒立什么功。我不但害了我丈夫,還害了我的兒子。是我的錯,都是我的錯。”
“太后,您之前不是想開了么,怎么今日又糾結這事兒了。當初太皇上御駕親征,出了哪樣的事兒,誰也沒能想到,您讓炎皇子去立功,也是為他好,而且,炎皇子當時自己也不同意太皇子這么早就立他為太子,炎皇子宅心仁厚,又是個孝順的,他覺得太皇上身體硬朗,還能活個幾十年,誰能想到世事難料,老奴說句大不敬的話,就算是炎皇子成了炎太子,那些不安分的,該搶他還是搶。
太后,您是不是聽到皇上的妃子懷孕,覺得心里不舒服。”
“哀家舒服的了么,他把哀家困在皇宮,又把哀家的兒子困在北境,不就是讓我們母子二人到死都不能見上一面么。哀家之前還爭一口氣,發誓一定要活的比他久,一定要等著他死去,讓他看著我們母子團聚。現在...”
“太后莫要消極,老奴有句話不知道該不該說。”
“你說吧,這偌大的皇宮,除了你,還有幾個能對我說真心話的?”
“老奴就是覺得西平王不對勁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