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別院里最大的好處是沒有身份更高的人壓在頭上,武靜蕊是這里唯一的主子,別院里的奴才都奉她為主,小心伺候,像對待福晉一樣,點頭哈腰,畢恭畢敬。
肚子里的孩子是最大的依仗,也有四貝勒常來看她的緣故。
但即便是假象,武靜蕊也很滿足,很高興。
沒有人愿意為妾,得了這個身份,她沒能力改變,但只要四貝勒的心在她這兒,別人就不能輕慢了她。
連福晉瞧她不順眼,也不能隨便動她。
十月金秋,落葉飄零,各色的菊花開的正盛。
別院內正好養了許多的菊花,菊花香淡雅,醉人。
四貝勒三日后要來,有太監來稟,說是幾位郡王、貝勒爺也要來,還會帶家眷來此。
別院內只有武靜蕊一個女人,不好見外男,但不能沒人招待女眷。
福晉又不在此。
幸好太監補了一句,說來的是幾位爺府上得寵的姬妾,并非福晉側福晉。
武靜蕊這才放了心。
相當于幾位爺帶喜歡的小妾出來玩唄,既然是來玩,帶福晉就不合適了嘛。
但不能排除是幾位爺提前知曉這里只有她一個格格,才只帶了姬妾來的。
各府的福晉怕是要氣瘋了。
武靜蕊幸災樂禍地想。
她沒什么招待女眷的經驗,別院的管事很體貼地帶了個熟悉這些的嬤嬤來幫她,是一個姓萬的嬤嬤。
萬嬤嬤早年嫁了人,有兩個女兒,一家四口在這里生活了多年,一邊照顧莊稼,一邊打理這邊的內宅。
是這里的老人了。
武靜蕊擔心此人有問題,后來才知曉這萬嬤嬤原是府里的,因犯了錯,才到了此處。
但顯然萬嬤嬤在此處的身份不低,并非犯了錯的樣子。
萬嬤嬤自個先解釋了,說是得了前福晉的恩情,才能在此得個活計,養活一家子人。
武靜蕊才知原來是受過烏拉那拉氏的恩惠的。
四貝勒允許此人留下,還到她身邊,自然是更沒問題了。
薩克達氏進府不久,還不至于手伸這么長。
雖然來的是小妾,但因為是幾位爺喜歡的小妾,可不能怠慢了,武靜蕊將此事交給萬嬤嬤,自己從旁看著。
萬嬤嬤也不敢讓她勞累了,把事情安排地妥妥當當,最后才請武靜蕊示下。
武靜蕊哪有示下不示下的?把人照顧好就成了。
瞧這萬嬤嬤的行事,還是挺有章法的,可見沒少干這些。
武靜蕊就讓如珠賞了她二兩銀子,笑著說,“辛苦嬤嬤了,我這兩個丫頭什么也不懂,還要勞您帶她們熟悉熟悉,我也好省心些。”
萬嬤嬤不好推辭,收了銀子,謙卑道:“格格言重了,這些都是奴才應該做的,您有什么吩咐盡管找奴才就成。”
倒是個懂眼色的,沒因為她格格的身份就流露出輕視或滿不在乎的神情。
三日后,天高云淡,秋風送爽,極舒服的。
四貝勒與兩三個兄弟騎著馬在別院前停下。
女眷在后頭乘馬車慢慢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