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哥輕聲道:“茶留名山客,門迎五湖賓。皆是山中人,何必問苗根。”
只見老掌柜一拍大腿,從竹椅上站起身來,贊道:“言之有理,這幾十年來,都未曾聽過有人說得恁般敞亮。幺妹兒,快把貴客們往里屋請。”
接著杜紹軒和小哥隨老掌柜和幺妹兒進了里屋。
他這鋪子后面是二層木樓,都是日常起居生活的地方,但沒把杜紹軒和小哥領到客廳,而是將他們帶到了地下室。
地下室就如同一個手工做坊,里邊光沙輪子就有四五個,墻邊擺著的盡是“袖箭、飛鏢、甩手釘、飛虎爪”一類的暗器,各種器械五花八門,小哥對比見怪不怪,杜紹軒卻好奇的很,以往這些個東西都是大小熒幕里的,今兒見著真的了。
于是杜紹軒暗搓搓的琢磨著怎么能把這老掌柜忽悠的去倒個斗。
小哥任務完成了,繼續當他的悶油瓶,杜紹軒只能放下暗搓搓的小心思去和這老掌柜攀談,一來打聽消息,二來么,當然是把老掌柜的東西都給劃拉過來,杜紹軒可知道老掌柜真有件寶貝的!三來么,這家店里可有杜紹軒為吳邪準備的大驚喜!
有一說一,這蜂窩山里的東西很適合在墓里用,用“對口”兩字形容也不為過。
本身墓里的機關暗器大多也是這行當里的人造的,就好比修墓用的是風水術,盜墓用的也是風水術。
經過攀談,也了解了這老掌柜的底兒,老掌柜姓李,祖籍河北保定府,保定府是有名的武術之鄉,李掌柜家中代代都是“蜂窩山”里的巧手匠人,精通各種絕巧的器械。七七事變之后,戰爭全面爆發,李掌柜逃難入川,隱姓埋名,化了個假名,開間老鋪販賣雜貨,實際仍是想做他的老行當。
可是解放后這些手藝和山經切口都漸漸失傳了,在暗器上已經有幾十年沒開過張發過市,至今仍把木匣子掛在門前,完全是出于“見鞍思馬、睹物思人”的懷舊之舉,想不到竟然還能有客人識得“蜂”字招牌,好在當年的家伙式都還留著。
李掌柜一聽杜紹軒要包圓,詫異道:“包圓?你們人很多?”
“就我們兩個。”
“那你們可帶不走。”
杜紹軒笑了笑,道:“沒有三兩三,怎敢上梁山,在下對彩門的手段頗有些心得,掌柜的盡管出價,這些東西我一并帶走。”
“價就不用估了,彩門相家讓我開個眼就夠了。”
“老掌柜大氣,還請老掌柜把東西都請出來吧。”
“幺妹兒,干活。”
老掌柜伸手拽過一張桌子,開始把銷器兒往桌子上放,什么袖劍、飛鏢、喪門弩、飛虎爪、峨眉刺的,全被堆在了桌子上。
堆好之后,老掌柜一伸手,道:“相家請了。”
“老掌柜看好了。”說完,掀住桌子靠近老掌柜和幺妹兒的那一邊,用力一掀擋住老掌柜和幺妹的視線,再往下一放,桌子上空空如也。
“東西呢?”
幺妹兒立刻跑到杜紹軒身邊,圍著杜紹軒轉圈圈,還想動手動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