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裴紹卿又回過頭看著太平公主說:“偶爾跟公主逗個比。”
太平公主聞言一張俏臉便刷的紅透,就跟染了胭脂。
武則天便有些迷。
太平這是怎么了?
一句話就臉紅成這樣?
當下武則天又道:“成,那太平冊封禮的這一百萬貫就落在你頭上了,你要辦不好,就拿你自己的錢填進去。”
“喏。”裴紹卿恭聲應喏。
武則天又道:“還有,等太平的冊封禮成,就該行三書六禮了,你是不是應該物色一個長輩前來納采了?”
“這還用得著物色?”
裴紹卿道:“讓我九叔來就好了。”
“你九叔?”武則天道,“聞喜老家的族叔?”
“不是聞喜老家的長輩。”裴紹卿搖頭道,“是先父的生死之交。”
“合川守捉城那個火長?”武則天斷然說道,“不成,區區一個守捉郎哪有資格跟皇家納采?這事若傳出去大唐皇室的臉面何存?”
“天后心中竟然也存有此等門弟之見?”
裴紹卿道:“臣怎么聽說,天后一心想打破門弟之見?”
武則天頓時啞口無言,打破門弟之見,的確是她的主張。
但是輪到她的子女嫁娶之時,卻還是希望能夠門當戶對。
“天后這樣可不行啊。”裴紹卿難得勸諫道,“你得身體力行啊。”
武則天蹙眉不語,太平公主卻是不解的問道:“大郎,門當戶對不好嗎?”
“門當戶對對于個人是好事,對國家就有害。”裴紹卿說道,“你想啊,如果高門大戶只跟高門大戶通婚,那么久而久之,就會形成一個穩固的姻親群體。”
“平民子弟就很難通過娶親或者嫁女進入更高的階層。”
“而世家高門即便家道中落,也能通過姻親保住地位。”
“這樣社會就固化了,就沒有了流動性。”
“社會喪失了流行性,百姓就會躺平。”
“世家子弟游手好閑,也能錦衣玉食。”
“平民子弟累死累活,還是養不活一家老小。”
“這就形成一種劣幣驅逐良幣的痼疾,長此以往,各種社會資源就會越來越聚集到一小撮的既得利益者頭上。”
“那么廣大的底層百姓就會活不下去。”
“到最后逼急了,底層百姓就會揭竿而起,然后就是王朝更迭。”
“危言悚聽。”武則天哂然道,“門弟之見,還能導致王朝更迭?”
裴紹卿道:“單單一個門弟之見,當然不會導致王朝更迭,但是千里之堤潰于蟻穴,這樣的問題累積到一定程度就會顯現出威力。”
“臣建議天后就拿公主的親事來做出表率。”
“通過這門親事正確引導民間的嫁娶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