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個大字,熠熠矚目:
“月半升仙會,太閣逍遙游。”
心意一動,這玉符立刻泛活,玉潤光華一起,鉆進楚寧的身軀之中,無影無蹤。
楚寧臉色升起一抹潮紅,心情峰回路轉!
說來離奇——
盡管連修道界的門檻也沒摸到,可是他卻明明白白知道此物的來歷!
就像前世對佛教一無所知的人,也必然知道有一位佛祖,叫“阿彌陀佛”一樣。
振奮之余,楚寧疑惑自語道:“傳說中的令符,當是玉笏之形才對。”
自己手上這一枚,有些特別。
不過轉念一想——反正馬上就能驗證,到底是不是了。
因為,今天就是三月十五。
回到臥室,楚寧在床上盤膝坐好,調勻呼吸;無師自通的運用了“觀想”之法,令玉符映徹心田之中,靜靜等待。
日影西移。
子時已過。
一抹瑩澈透亮的祥光,果然如約而至,透過屋頂,當頭籠罩在楚寧身上。
然后,一個輕飄飄的幻影,從“楚寧”身上分離,被那祥光包裹,躍出天際,快到不可思議。
剎那之間,已杳然在萬里之外!
……
不知過了多久。
楚寧神魂飄搖而起,穿透十七重極天之后,云消霧散,澄澈純凈。
楚寧望見一座高臺。
說是“高臺”,其實是一座巨大山峰,齊腹削平。縱橫二三十里,虛懸中天。
儼然天地間一朵孤舟,天然具備一種博大宏偉的意蘊,按照獨特的規律逡巡游蕩,周而復始,如日月之恒。
高臺之上,百丈高的金闕玉宮連綿成片,仿佛整玉雕成的亭臺樓閣星羅棋布,尋不見源頭的瑞氣祥光氤氳生輝。一字排開的十八道流泉叮咚作響,異常活潑;四六成列的二十四方清池靈光瀲滟,浮泛游弋。
極富剛健骨力的建筑,與生動柔媚的水象,前一刻還各守分界涇渭分明,后一刻卻相互曖昧契成整體。
心神沉浸,仔細觀看細節,只覺其精妙絕倫,奪天下之工。
抬頭遙望,浮光掠影掃視,又覺其恢弘壯闊,極簡而成韻。
幽微與渾成,抽象與簡明,兩種截然相反的意象,竟不可思議的統一起來,構成一種審美上的大喜悅,大超脫。
楚寧激動莫名,努力抑制住身軀的躁熱。
滿腹詩書,千言萬語,中文系四年磨煉,終于化作最鏗鏘有力的那個字:
“操!”
“這TM才是真正的仙境!”
與此相比,以前見到的影視劇特效,完全是徒具其形,壓根就是沒有靈魂的軀殼,柏拉圖口中洞穴墻壁上背對火光的照影。
目光一轉。
高臺之上,約莫百余人影來回穿梭。
云層之下,時不時有人緊隨楚寧之后,涌了上來。
所有人都是身著一種九葉圖案的黑袍,面上佩戴青、紅、白三色面具,看不見本來面目。
沉醉良久,平復心情。
楚寧在高臺上落定,站在一方晶瑩透徹的銅柱上,如對鏡一望。
自己與大眾相同,果然也是身著黑袍、佩戴面具的模樣。
果然是——
逍遙令!
楚寧微微一笑。見證奇跡的時刻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