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落在對手的后面,就必須要比你的對手跑的更快。
所以,再以雷厲風行的速度對新占領區進行一番整治后,云集在濟寧的各路兵馬,也就按毛正梁全全新的布防方案,返回了各自的駐地。
其中,王士誠的駐地由泰安奉符換到了東昌聊城,治下三萬兵額,也因此被擴充到了四萬。陳猱頭也是,日后他將統領大軍駐守任城,管轄著濟寧和東平路的他,兵額則是四萬五。
除此外,還有續繼祖和劉偉。他們的駐地此時雖未發生改變,不過因管轄區域的擴充,續繼祖的兵額還是得到了提升,由三萬便為了三萬五。
這樣一來,單是續繼祖、王士誠和陳猱頭,他們三人所統帥的兵馬便激增到了十二萬。要是在加上益都劉偉的,則就是十五萬。
因此,先前被毛軍俘虜而后又陸續投降毛軍的四萬多田軍兵馬也就被徹底打散。然后分別派遣到了續、王、陳三人的帳下,以此擴充他們的兵力。
可即便如此,這幾個元帥的兵力也依舊存在很大缺額。
因為毛正梁為了確保自己對山東的掌控力,還從各軍各部中抽掉了很多兵馬,組成了一支四萬五千人的直轄軍。
這些精銳被毛正梁用來負責濟南及般陽二地的防務,并直接向他負責。
這樣一來,再加上萊州和寧海州等地的水師兵馬,山東兵馬便就是二十一萬。
可在討田之戰前,山東兵馬僅有一十五萬,討田之戰中陣亡萬余,俘虜招降四萬余,便就產生了一個三萬多的缺口。
而這三萬多兵馬,顯然都需要從處在大后方的益都和新占領去招募。
這樣看來,直到今年六月,山東所需的二十一萬兵馬方才會全員在冊。
可對此,毛正梁倒也并不著急。
擊敗了田豐,拿下他那所謂七百里江山的八成,使的自己的疆土向西擴張了三百多里。圍繞著毛正梁而建立的政治集團現在就像個剛剛吃飽的壯漢,正需要時間消化。
也因此,當他帶領著帳下凱旋而歸的四萬五千人返回濟南后,倒也不由分出了部分精力,忙起了自己的私事。
前文說過,毛正梁乃是至正二年生人,今年正好是十八歲。
這個年紀如果放在后世,要么是個忙著高考的青少年,要么就是個剛剛走進大學校園的稚嫩男孩。最是無需為“成家”而擔憂的年華。
可在如今,在這個四十歲便可自稱老朽,而平均壽命還不過五十歲的年代。十八歲,早也就是一個真正的男人了。
放眼望去,十八歲的男人,甚至很多有了下一代,成家立業了。
而毛正梁,作為山東的人王地主,這千里江山的統治者,在婚姻及子嗣這方面,他自然無法免俗。
因他沒有兄弟,更沒有叔伯,所以他就必須要有子嗣。說白了,就等同于給自己上了道保險,以免發生意外后,自己所做的一切不會是無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