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也能給毛正梁手下的那些臣子增加一些安全感。
所以在返回濟南后,毛正梁便讓姬啓送來了那有關劉家姑娘的資料。然后一個人在書房中待了一個晚上,等到第二天,竟也就委托陳猱頭的夫人也就是先前的那位喬大娘子,以長輩兼媒人的身份,待他出面,提親下聘。
是的,事關終身的大事就這樣被簡單的敲定了。
沒有什么一波三折,更加沒有什么轟轟烈烈。兩人僅僅只是見了一次面,有一個比較良好的初印象,然后通過姬啓為他提供的資料,使毛正梁得出了這樣一個較為理性的分析。
‘這是一個聰明的能治家的女人,重情重義不說,生的更是美麗。作為自己的妻子,這的確是極合適的。’
是的,經過各方面的理性分析,這便是毛正梁的想法了。
拋去那尚不存在的情愛而言,這劉家姑娘劉艷汝,她的確是山東這為數不多的有資格做他妻子的女人中最合適的那個。
所以,毛正梁沒理由將這件事拖延下去,更沒理由去抗拒這段婚姻。
他是個現實的人,骨子就是。所以他很清楚,他這種人是永不可能擁有瓊瑤劇或中那令人死去活來的愛情的。
且作為一個合格的王者,那種令人死去活來,讓旁人每時每刻也都提心吊膽的“愛情”,本就不是毛正梁所向往的。
甚至不要說向往了,反而還很無感。
卻是在毛正梁這種理性大于感性的人看來,這個世界的每個人都是獨立的自主的,離開誰都能活。因此,對于一個正常人而言愛情應當是奢侈品而非必需品。
如果一個人將愛情當做必需品,這種人在毛正梁的眼中,反而顯得即荒唐又恐怖。
將愛情當做必需品,為一個人不顧一切,乃至舍棄生命。這話聽起來很美妙,可細細想來,這真的好嗎?
如果為心愛之人不顧一切是好事,那為何很多帝王還會被罵做昏君?如果一方死去,另一方便如失去一切般跟著殉死,那真的是對方所希望看到的嗎?
這個問題毛正梁不知別人會作何回答,可如今的他,卻絕不會為一人而舍棄一切。不管那個人是誰,他百分百都不會這么做。
有了這樣的大前提,他找妻子自然就要找最合適他的那個。
也因此,便在他的委托下,翌日上午陳猱頭的夫人喬大娘子也就不由以長輩兼媒人的身份,前往右司郎中劉啟付家提親去了。
可沒想到,面對這樣好似天下掉餡餅的大好消息,官職才不過正五品的劉啟付竟未直接答應,反是當著那喬大娘子的面道:“此事還需問一問小女,如此才可。”
看意思,卻是只有女兒答應了他這個做父親的方才會答應。
這樣的話說出口,喬大娘子自也就不滿的皺起了眉,覺得這劉啟付實在是有些不識抬舉。可婚姻之事自古就是你情我愿才行,從未有強買強賣的說法。
喬大娘子也是聰明人,心中縱然不滿,面上卻也并未表露,只是點點頭道:“既如此,便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