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李春就是在這里長大的。”白琳看著和任何一處沒什么區別的碼頭,南來北往的人們萍聚于此,今朝喝酒交心,明日各自天涯。
馮金山知道小十一爺是聽說自己和李春熟悉才允了住在自家的,正是受寵若驚之時,也慶幸那年冬天自己暗里幫了李春一把,果然結個善緣。
可現在聽這口氣他琢磨不出李春和小十一爺是敵是友,那小子膽大潑天,不知道在南泉鬧出什么來了。馮金山心念轉得極快,嘴里卻沒讓人等,只盡量不帶個人感情的平鋪直敘:“他是個孤兒,從小就流浪到了我們這里,被人收養了。喏,那就是李春的養父——”
他手一指,正好李大蹣跚而來,這兩年里他糟污得不像話,就像一團移動的人形垃圾。
白琳本想親自跟李大說說話,可遠遠就聞到老頭身上那酸臭氣不由打消了這個念頭。他用折扇捂緊了鼻子,丟了一錠梅花馃子給隨從:“去給那老頭,告訴他他養的好兒子發了財孝敬他的。”然后上了馮家馬車。
白琳住在馮家新買的園子里,馮金山小心問過他的隨從是否需要送幾個美女過來,隨從笑著:“小十一爺眼界高著呢,女人孝敬我們哥幾個就好了,別去打攪小十一爺。”
菜過三巡,酒過五味,滿滿一桌美味佳肴那位小十一爺除了挾了幾筷子腌筍干幾乎沒動筷子,馮金山小心問道:“小地方粗鄙,沒甚特色,小十一爺將就吃兩口。”
小十一爺只從鼻子里哼了一聲,他身后隨從笑咪咪解釋:“馮大爺不必在意,小十一爺不喜甜,叫廚房下一碗清湯面就好了。”
江南風物上佳,名副其實,魚肉都是極肥嫩的,菜蔬都是極鮮的,可惜當地燒菜喜歡淋濃濃醬汁,就連青菜都如此,且大都甜口,南泉府的白小爺實在無福消受。
李氏看著馮家小廝抬來的半扇豬肉,一對上好花雕,一匹玫瑰織金綢子并一個黑漆盒子,顯然里面是首飾,被驚到了:“賢侄這是作甚?”
馮金山、馮金寶兄弟雙雙作個揖,都頂著個肚子做得額外艱難。馮金山道:“柳嬸嬸,小侄想請大妹妹幫個忙。家有貴客,飲食不暢,偶然嘗了大妹妹的枇杷露覺得甚好,小侄想請大妹妹這些天到我家幫忙調理些菜蔬。小侄知道這唐突了大妹妹,還望嬸嬸看家父的面子成全了。”
馮金山是看到白小爺倒是那馮餅還能吃兩個,不由靈光一閃,他嘗過柳桃的手藝,正是南泉府喜歡的咸香口味,就急火煎了心肝一樣哄了馮嬌嬌把柳桃借過來對付幾日。
李氏著實為難,第一是她知道這兩年柳仲生越發厭惡馮家,不愿意和他們打交道;第二自家女兒又不是仆傭,往日里做些飲食分與馮嬌嬌也是女兒家的情誼,這要是被外人傳來傳去又不知道傳成什么樣子。
偏偏柳仲生不在家也沒個可商量的,她于是推辭著:“她一個小孩兒家不過胡亂弄些罷了,自己家里人夸幾句當不得真,莫誤了賢侄的事。”
馮金山千求萬求,馮嬌嬌也一頭扎進李氏懷里撒嬌賣癡,無奈之下李氏只得同意,交待馮金山萬萬不可讓人知道并且堅持把東西退回去。馮金山最后說:“那大妹妹出嫁時,我再給大妹妹添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