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不收,好像會讓孩子對大伯生出怨恨。
他只能說:“大伯當然要教的,可你的小哥要放羊,年紀大心野,讀書坐不住。”
江團搖頭,一雙眼眨啊眨的:“爹,小哥坐得住,不養羊了,就讓小哥去上學。”
**山還想拒絕,旁邊江景文已經忍不住了,開口道:“爹,我每天早上放羊,下午回來割草,我坐得住,能靜心。”
小孩子都有叛逆心,若是直接說去上學,江景文還要遲疑不決,現在聽到爹說自己坐不住,他就不服氣了。
既然江景文已經表態,江團決定再加一把力。
她掐了自己大腿一下,頓時眼淚汪汪,就這樣可憐巴巴看著**山:“讓小哥去上學,回來就可以給我講故事。嬌嬌想聽故事,嬌嬌想知道外面的事。”
本來,她應該講一下學習的重要性。
可**山本人就上過學,大伯也是一個童生,說明江家是有讀書習慣。
他們知道詩書傳家的道理,自然也明白科舉才是農家孩子階層翻身的唯一途徑。
這些話,江團不能說。
她現在還是一個什么都不能懂的孩子,多說無益。
再說,她有殺手锏,現在她只需要嚶嚶嚶……
先假哭!
假哭帶撒嬌是終級武器。
現在倆孩子一個哭一個求,**山頓時一個頭有兩個大。
他當然知道讓孩子上學很重要,可這事不是一句話就能決定下來的。
若是要供孩子上學,除去家里少一個干活人手,開銷也要成倍增長。
現在雖然有二十兩銀子,可是家底薄,這銀子都不夠安排房子土地。
沒有吃住,怎么讀書?
柳氏紅了眼,她想修房子,又想送小兒子去學堂。
尤其是看到女兒哭,她就更心疼起來。
“他爹,景文才十二歲,不如讓他去村里試試,現在我們就住在山邊,抽空隨手就能割羊草回來喂,也不用他在家放羊。”
家里因為嬌嬌的病已經耽擱了大兒讀書,現在小兒子想上學,就讓他去村里的學堂上過一年半載。
村里上學花銷小,自己多織幾匹布,手上再緊一緊,筆墨的錢也就出來了。
等小兒子也讀幾本書,說話有學問,以后再學手藝也不遲。
景文聰明,要是會算賬,長大后能去縣里當個帳房那就更好了。
柳氏覺得這樣的安排最合適,這樣的未來也最圓滿。
**山卻不這樣想,他放下酒杯,眉心擠出一道深深的皺褶。
沉思片刻才問道:“景文,我問你,你是真的想讀書,還是像你娘說的只去村學堂試試?”
江景文不知道他問這話是啥意思,一時間不敢回答。
江團扯了扯他的衣服,這可是唯一機會。
等家里開始修房買地,需要人手干活做工,到那時不僅沒錢,也更沒有時間讓他讀書了。
被小妹一催,江景文鼓起勇氣回答道:“爹,我真的想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