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柵欄后面,正有兩個婦人在緊蹙眉頭張望,一見到柳黑林他們回來,就催促道:“黑林,你趕快回去,你家里出事了,你媳婦正跟你二姐吵架呢!。”
“啊!”柳黑林一把丟掉背上的竹簍,撒腿就往自己家住的堡坎上跑。
二姐才回梨花灣一天時間,媳婦怎么就跟人吵上了?
鐵頭江景文也不再挨著走路,各自奔著自己的娘去。
江團和柳芳也想跟過去,卻被那兩個婦人拉住:“你們倆個小姑娘就別過去了。”
江團不認識這兩人,柳芳自然熟悉:“二嬸三嬸,我家里發生什么事了?”
她心中著急,聽那叫得最響亮的人就是自己娘。
“唉!你娘可真是不知道好歹!”叫三嬸的婦人年輕嘴快,開口就說,旁邊年長的連攔都攔不住。
“我娘她……又怎么了?”柳芳眼神暗淡下去。
兩個婦人對視一眼,才開口道:“是你娘把昨天江家送來的布料又搬去趙家。”
“說是這些東西本來就是你的嫁妝要送過去的,怕放在家里被人偷了,提前送過去也一樣。
“被你二姑發現了,現在吵起來。”
兩個婦人等在這里就是為了第一時間告密,此時你一言我一語的全說了。
那個毛氏偷家里東西去換吃的,總會說是怕別人偷,要送去別人家里存著。
這話柳芳奶奶在時,毛氏就說過,可把周圍鄰居給氣得肝疼。
梨花灣只有七八戶人家,又同是姓柳,轉彎抹角也就都是親戚。
雞毛蒜皮的小摩擦在所難免,可還沒有誰偷東西的。
毛氏這樣說,一下子把幾戶人家全得罪了。
柳老娘平時只能求大家多寬容些,畢竟山里漢子娶媳婦很難。
柳芳很是尷尬。
住在山里雖然大家都生活得緊緊巴巴,可只要勤快,還是能填飽肚子,甚至年底時再給家里人都添上一套衣服。
只有自己家,娘不喜歡干活不說,還喜歡相信別人,把東西往別人家里拿。
以前奶奶還在時,家里的吃穿都有奶奶管著,日子還算過得去。
娘那時只能偷偷摸摸的拿一小點干菇干筍什么的。
現在奶奶去世了,索性明目張膽的送,她也不怕丟臉,說是為自己好,是替自己多攢嫁妝,還早些送過去。
一聽毛氏又是如此,柳芳的臉色頓時變了。
平時胡亂做自家也不好多說什么,現在江家的親戚還沒有走,她就做出這種事來,讓自家的臉往哪里放。
江團也是心口一陣陣的發悶:柳氏費盡心機給娘家拿東西,好嘛!
連一個對時都不到,東西就去了別家,等回去青山院,看她以后還怎么給自己找借口。
江團不心疼那幾匹布,只心疼自己的娘這下像鉆進風箱的耗子,兩頭受氣。
還有這個……年紀才十五歲,此時已經臉色紫漲的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