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倒是不錯……不過這里有鵝嗎?團子不算,它沒脖子……”
“嘰?”
“好吧,那就換一個……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嗯~這還差不多,就是聽起來不像是說我……”
“呵呵……”
……
-----
三人談笑之間,時間一點點過去,隨著太陽升至高空,千秋樂府的府主,登上夔鼓島上的鼓樓,擂響了那面帶有宗門徽記的巨鼓:
咚咚咚——
鼓聲如雷,遠傳百里,聚集在禮樂宮附近的修士,也停下了交談,望向了夔鼓島的樂府正殿。
樂府中秋會,是修行道少見的文藝交流場合,看不到太多修行道的天之驕子,但把琴棋書畫等行道玩到登峰造極的大家數不勝數。
左凌泉天賦再好,在這里也只是個門外漢,除開旁觀聽個響、看看養眼的仙子,也做不了什么。
三人過來的目的,是看屈家的那張古琴,而負責彈琴的三竹先生,作為此次中秋會的重要來賓,被安排在了晚上,在此之前都是各種名家上場展示所學。
左凌泉和謝秋桃起初站在望月潭旁觀,后來團子肚子餓了,就找了個僻靜的亭子,坐在其中邊吃邊看,就和參加晚會差不多。
就這么等了一整天,到了夜幕降臨,靜煣臀兒似的白月亮從湖面升起,正戲終于開場了。
萬眾矚目之下,頭發花白的三竹先生,登上了湖心與水面齊平的平臺,在月光與燈光的襯托下,彈起了那張名氣頗大的古琴。
咚~~咚~~
琴聲悠揚,曲意高寡。
左凌泉安靜旁聽,聽了半天……沒聽懂。
他轉眼看向旁邊的謝秋桃:“這就是仙品琴?感覺還沒你彈棉花好聽。”
謝秋桃算是音律一道的半個行家,搖了搖頭:
“曲子意境太高,凡人就聽不懂了。這是給琴道大家聽的。”
湯靜煣側坐在美人靠上,揉著打瞌睡的團子:
“人都聽不懂,算什么好曲子?”
“唉,人都這樣,別人都說厲害,自己聽不懂的話就會被笑話,所以得裝作聽懂的樣子,還得瞧不起那些聽不懂的人。而人人都能聽懂的東西,再好也是下九流,不貶低兩句,就彰顯不出那些人的身份……”
左凌泉對琴曲本就不感興趣,沒有接話,只是輕笑了下。
很快,湖心之上一曲終,三竹先生靜坐良久,擺夠了大家姿態,才起身對著周邊一禮。
三座島嶼上的數萬修士,響起不少喝彩和評價,至于是真聽懂了還是假聽懂了,無人得知。
不過樂府正殿里面的琴道大家,應該是聽明白了,薛夫人開口褒獎道:
“先生此曲,當得起‘天籟’二字。”
三竹先生站在湖心,對著薛夫人拱手一禮,自謙了兩句后,轉眼看向周邊三島的修士:
“今日老夫來千秋樂府,是仰慕千秋樂府數千年來‘重禮樂’的門風。不過在場有些道友,可能不明白,一個山巔豪門,為什么會費盡心思,以身作則教天下修士何為‘禮’;以千秋樂府的底蘊,按照‘強者為尊’的規矩來,照樣是山巔豪門,何必搞這些和長生大道無關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