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電影,掙了十億,簡直比搶銀行都來錢快啊!”云超有些感嘆的說道。
張承國內票房就能拿九個億左右,加上國外票房分成,以及其他版權收益,肯定過一個億。
“我投的九千萬不算啊。”張承撇嘴說道。
“電影周邊那些收入不算么?”楊若兮開口說道。
《哪吒》的周邊產品賣得也是極好的。張承憑借這部電影肯定能掙十個億。
“那點錢能干嘛?”張承撇嘴說道。
若是加上電影周邊,或許可能也許......好吧,他沒有去算。
“請客!”云超笑著說道。
電影周邊,他們三人是沒份兒的。
他們也不在意。憑借這部電影,他們已經賺得盆滿缽滿,圈內不知道多少人在羨慕嫉妒恨呢。
“這個必須有!”張安笑著說道。
“近二十七億的票房紀錄,也不知什么時候能破。”蔣琬笑著說道。
《盜夢空間》若是能拿如此票房,那么回本就不成問題了。
“或許今年春節檔。”張承說道,“再不濟,這部電影上映的時候,肯定能破。”
“你對這部影片的票房真這么自信?”張安笑著說道。
他也自信,但更多的卻是期許。
“別忘了,《降魔》下畫的時候,破十五億了。”張承說道,“你們沒發現國內電影市場有什么不一樣了么?”
張承這么一說,其他人隨即陷入沉思。
春節檔的觀影人次肯定高于暑期檔。《降魔》和《哪吒》同期上映,累計票房四十億。
那么這說明什么不言而喻了。
“國內的確有破三十億票房的市場基礎了。”張安點了點頭,說道。
有市場基礎,卻也不是那么好破的。
還需要一部掀起觀影熱潮的電影才成。
《哪吒》下畫,將華語電影票房的天花板又拔高了許多。近二十七億的票房像一塊石頭沉甸甸的壓在許多人的心坎上。
其中以馮子顧感覺最為清晰。
《都市男女》早在《哪吒》之前就已經下畫了,累計票房剛剛破五億。
這個票房似乎不錯,甚至勉強沒虧欠。
可凡事都經不起對比啊。
沒對比就沒傷害。
整個暑期檔,稱得上大片的,他的這部影片票房最低。何況,跟他同級別的導演莊文軒的電影破十五億,是他的三倍。而被他嘲諷不算導演的張承的電影更是他的五倍有余。
當然,更讓馮子顧難以接受的卻是他與公司簽的對賭協議乃是七億。
差了兩億啊!
不知是羨慕嫉妒恨,還是心有不平,有所怨憤,馮子顧被媒體記者問及《哪吒》票房,已經張承這個導演的時候,口無遮攔,竟然質疑《哪吒》是否真出至張承之手。
他這話一出,瞬間炸鍋了。
前有質疑張承歌曲非原創,乃是出至團隊之手。如今,竟然有人質疑《哪吒》這部電影并非出至張承之手,他只是掛個名。
這或許已經不是單純的質疑,因為馮子顧可是公眾人物。
網友如此質疑,尚且有些不妥,何況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