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不能用他未來會犯的錯,來懲罰現在還沒犯錯的他。
所以李斯還是提出了這個缺德的建議。
從這兒也能看出李斯確實是個夠狠的人,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勢地位,不僅教導他的老師他能下得去手,連真正成就了他今日身份地位的法家,他也一樣能犧牲。
不過焚書對法家的影響相對要小得多。
因為治理國家的官吏總是要懂法令條文的,法家的實用主義依舊能夠貫徹下去,像是儒家那種才是最慘的。
四書也好,五經也罷,其中能直接用于治理國家的內容實在不多。
當然,用來修身養性,陶冶情操,學習怎么做一個人倒是很不錯。
不過當一個帝國的官員,這些東西顯然都是沒什么大用的,自然也就不會有人再去學它了。
堪稱毀滅性的打擊。
不過也不止是儒家,諸子百家中最適應帝國官場的自然是法家,除它之外的各家各派,相性都不是很好。
也許情況會比儒家強點,但也很有限。
這也是扶蘇反對焚書令的另一個原因拋開這項政策對文化領域本身的毀滅性破壞不談,對帝國而言,這種操作也只是在無謂的加劇國內的矛盾沖突,進一步逼迫更多人謀逆造反。
為了自家朝廷的穩固安定,扶蘇也不可能支持這種政策。
至于為什么嬴政看不出來焚書令的危害不同的經歷,不同的境遇,不同的身份,理所當然的會造成不同的人對同一件事的看法不同。
對于一貫霸道獨裁,說一不二的嬴政來說,有人敢在自己的治下造反,那顯然是對方的問題,而不是自己的問題。
分明是這些刁民腦后有反骨,跟朕有什么關系
也正是因為了解嬴政的心態,古尋如果要干什么違逆對方的事,往往都是先斬后奏。
反正不管你支持不支持,喜歡不喜歡,我先把事坐實,如有什么不滿的你可以自行斟酌考慮要不要跟我計較
嬴政只是霸道,不是無腦,面對木已成舟的事實時,他反而更能想明白一切,從而做出更理智的選擇。
不過對于習慣于循規蹈矩,按規矩辦事的扶蘇來說,自己的老爹就是個難搞的對象了。
也因此,古尋做出了一個決定
“這件事,我決定改交給你辦。”
“啊”扶蘇一愣,“老師不是都計劃好了嗎”
“是計劃好了,但這也不妨礙我臨時決定將這件事轉交給你處理。”古尋輕描淡寫的回答道,似乎完全不擔心臨時變卦會不會導致計劃全面崩盤,使得自己的目的落空。
因為他原本的計劃其實很簡單粗暴,就是強行在焚書令的實施環節中進行干預。
以帝國朝廷如今對關外地區的掌控程度,他就算無法全面阻止焚書令的推行,至少也能讓燕趙齊魯荊楚等地區幸免于難。
古尋覺得這就足夠了,也沒必要強求做到完美,焚書這種事,全燒了和只燒一部分比起來,可謂是天差地別。
前者是文化領域的毀滅性打擊,后者最多就算是某些地方的倒霉而已。
而且他也不能全面阻止焚書令那很可能會徹底觸怒嬴政,引起更大的麻煩,不如點到為止,自己的目的能達到,嬴政的臉面也能保留住。
雙贏
不得不說,論起怎么應付嬴政這個議題,古尋認第二,沒人能當第一
沒人比古尋更懂嬴政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