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此刻日落西山光線很差,但依然看的清楚。
村民們現在也算是“見多識廣”了,對于這不需要點火,就能亮如白晝的燭火,以是見怪不怪。
一部分人繼續鋪瓦片,另一部分人就攪拌水泥,硬化工坊附近的地面,到了夜深的時候,就只剩下倉庫的大門和窗戶還未安裝,工坊已經能夠投入使用了。
眾人加班到大半夜挺辛苦的,蘇棠便將錢袋子打開,數了四百個銅板,交給蘇山。
蘇山拿著銅板,到了干活的村民們面前:“叔,棠哥說今夜辛苦大家了,這是加班費,一人十個銅板。”
接著便將分好的十個銅板,遞給面前的那個村民。
那村民卻沒有接,反而是擺手笑道:“你就是蘇棠那逃難而來的遠房表弟吧。”
李琳芳雖然是從隔壁村子嫁過來的,但她家是外來戶,有外地親戚來投奔,也沒有人覺得奇怪。
“是的叔,多虧大姨收留了我,我和妹妹才能有口飯吃,叔,快把錢收下吧。”蘇山還記著自己的任務。
“你大姨和大姨父都是心善的人捏,什么加班費不加班費的,我們莊稼漢入夜也沒事,就是多出點力氣的事兒,那還意思收錢。”
別的村民也附和道:“你家還燉了肉請我們吃,那還好意思收這錢,快拿回去。”
修路是個辛苦的事兒,蘇棠一直想要請大家伙吃個飯,正好借此機會。
于是回來的時候,順帶在集市割了十幾斤的肉,喝的酒,自然是蘇景德釀的了。
見眾人堅持不收工錢,蘇棠也沒有繼續堅持,將這份情誼記在了心中。
“謝謝大家了,我娘已經將肉做好了,大家洗個手就來吃吧。”
一聽吃肉了,忙碌了一日疲倦不堪的村民們,瞬間像是打了雞血,有說有笑的去到不遠處的池塘,蹲在岸邊將手上的泥灰搓掉,到了灶房外等著。
因為人太多了,桌椅肯定是不夠的,好在家里的碗筷夠,李琳芳和蘇青便將肉舀到碗中,端給村民們。
村民捧著裝肉的碗,將酒杯擱在身側,蹲在屋檐下,一口肉一口酒,開心的就像是過年了一樣。
看著吃著酒喝著肉,胡吹亂侃的村民們。
蘇棠的心中真有些疑惑,淳厚樸實的村民們,會偷她的自行車嗎?
翌日,蘇棠休假,今日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請人。
造紙工坊這邊需要二十人,釀酒那邊可以少點,有個十人就夠了。
她和李琳芳和蘇景德商量了一下,最終她找到了位于村邊上倆蘇姓人家,算是他們的遠方親戚,節日偶爾也會走動,在村子里一直老實本分。
工錢還是二十文一日,她一說干活的事兒,兩家人恨不得馬上就上山開干。
紙和酒這邊的事情,交給蘇山來負責。
這段日子,由蘇山收村民們挑上來的木片片。
一來二往的,他也和村民們熟悉了起來,都知道蘇山是她的表弟,逃難過來的。
剛來的時候,面黃肌瘦還帶著病,一副命不久矣的樣子,但這沒過多久,面色紅潤病也好了。
不用想也知道,蘇景德和李琳芳,不僅沒有苛待這多年未見妹妹的遺孤,還好吃好喝的養著。
這可羨煞旁人,他們家怎么就沒有如此重視親情,又有錢的親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