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大郎雖然走了很遠的路才到東市,但他卻并不覺得怎么累。
這送吃食,與背貨、挑貨這等苦力比起來,都是小意思。
回去的路上,因為少了提在手中的食盒,速度還快一點。
與往常一樣,鋪子的門口排著隊,想從前面進去基本是不可能的。
好在鋪子是有后院的,彭大郎將后院的門敲開,這才進到了鋪子內。
李琳芳則站在灶臺前正在顛鍋,熱的是滿頭大汗,時不時的用搭在肩膀上的毛巾,擦拭一下額頭上的汗水。
等著李琳芳將手頭的這一份吃食制作完了,彭大郎便道:
“大娘,吃食我送過去了。”
“咱們到后院來說。”李琳芳有話要問。
一到后院,彭大郎便先將貨款拿出來,先交給了她。
李琳芳接過銅板清點了一下數量,總共有二十文。
而她給廖掌柜制作的吃食,售價在十五文。
看來廖掌柜是湊了一個整數,另外五文的意思就很明顯了。
于是她便又數了五個銅板出來,交給了彭大郎:
“這五個銅板是你的跑腿費,拿著吧,日后超過食材價格的收入,都歸你所有,廖掌柜可有說什么?”
跑這么一趟,便得了五個銅板,比起打零工賺的收入多多了。
“他說,晌午和黃昏時刻,分別送一份吃食過去,至于做什么你來決定,不重樣就行了。”彭大郎現在只想將這一份活干好。
“可以,那就麻煩你到時候多跑跑腿。”李琳芳笑著道。
雖然在過上一會,鋪子內除了土豆,基本上就要全部賣完了。
但既然廖掌柜提前預定了,留了個一人份的晌飯和晚飯還是沒有問題,她現在也挺想將外賣這條線發展發展。
于是,到了晌午和黃昏時刻,彭大郎便提著李琳芳做好的吃食,送到了廖氏古玩行。
而每一次,廖掌柜便會多個五個銅板。
李琳芳已經說了,貨款之外的錢便是他的賞錢。
這樣一來,他一日最少便能賺十五個銅板,晌午也不用餓肚子了,還能在食鋪內,吃上一份味道很不錯的炒飯。
這一份活,雖然還是有點辛苦,一日下來,腳上都磨起好幾個泡,每走一步都疼。
但干活,那有不辛苦的。
...
廖氏古玩行周遭的商鋪老板們,自然家里也是有點小錢的。
偶爾便會去廖氏古玩行瞧瞧寶貝,一來二往的,便也知道了廖掌柜是個十足的吃貨。
可以說,廖掌柜對長安城內那里的食鋪最好吃,最近又出了什么稀奇的美食門清。
若是不知道吃什么的時候,只要到廖掌柜哪兒逛一圈,準能有收獲。
日暮快要關門的時候,廖掌柜正在后院中,吃著彭大郎送來的炒飯。
距離廖氏古玩行一條街,賣布匹的陳老板,溜達到了古玩行。
“你們掌柜不在,可是又躲在后院吃什么呢。”
陳老板已經很有經驗了,這廖掌柜只要沒在鋪子,定是在后院大快朵頤。
因為是熟人,伙計也不攔,陳老板便到了后院,就見廖掌柜在吃著一碗飯,飯里面還有一些剁碎了的菜。
他微微吸一口氣,便感受到了空氣中彌漫著的那一股誘人香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