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看廖掌柜,見自己來了,明顯是加快了吃飯的速度,就知道廖掌柜是怕被他將吃食分了去。
能讓廖掌柜的這樣的,味道定不錯。
廖掌柜雖然是個吃貨,但也是個喜歡給別人安利好東西的人。
而且,他開古玩行的,也需要廣交朋友。
雖然心中很不舍,還是將另一份沒有吃的叉燒炒飯,分給了陳掌柜。
至于味道,陳掌柜肯定是很滿意的。
再一問,居然可以送到鋪子上來,只需要額外給一點小費就行了。
于是,他便請廖掌柜幫忙,明日下單的時候,定一份他的。
而彭大郎,便不只是給廖掌柜送貨了,還要給布行的陳掌柜,也送一份過去。
賺取的消費也就多了一份。
這么一來二往的,有一家味道很不錯,還可以將吃食送上門的事兒,在東市便慢慢的傳開了。
在彭大郎那兒下單的人,也就越來越多。
為此,李琳芳不得不每日都留一部分的食材,再專門安排了一個時間,來制作西市的訂單。
而彭大郎一次要送的訂單也越來越多,但也意味著,賺的錢也越來越多。
許是因為廖掌柜起了個頭,其他下單的人,便按照他的賞錢標準來給。
所以每一份訂單,彭大郎都能收到五個銅板的賞錢。
訂單多的時候,一趟便能賺個幾十文,一日下來,能夠有上百文的收入,比起她娘累死累活擺攤子賺的錢,都還要多一些。
這訂單多了是好事,但李琳芳卻看見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彭大郎會送不過來,畢竟這吃食講究一個時效性,于是便考慮著要不要再請倆人。
但這干活的人多了,每個人賺的錢勢必會減少。
彭大郎也挺聰明的,他鄰居家有一騾車,目前閑著沒用,他便以十個銅板一日的價格,包了下來。
對于鄰居來說,不僅可以不用每日費心的給騾子準備草料,還能有十個銅板的收入,很樂意租給彭大郎。
有了騾車,再多的訂單,彭大郎都送的過來。
而且,配送的時間也能再次縮短一點。
就在彭大郎干勁十足的時候,李琳芳卻有一絲未雨綢繆的擔憂,還是配送的時效性。
現在就只有東市下單,且又是夏日還好。
若是再等上幾月,氣溫降低。
涼了的飯菜都沒有人吃了。
若是能夠向后世那般,騎著電瓶車送外賣,時間將會大大縮短。
再不濟,騎自行車也好。
當然,也可以騎馬。
但一匹馬的費用很昂貴,騎馬配送,就賺那幾個銅板的賞錢,只會虧的褲衩都沒有。
對于電動車,蘇棠其實也很需要。
現在買是能買,電也有地兒沖。
但問題就在于,她家無權無勢,好東西容易遭人惦記。
這便是她沒有將自行車騎進長安城,同時又請廖掌柜和李郎君幫忙保密的原因。
若是能夠來一根既能信得過,又足夠粗的腿,與她合作就好了。